第六十八讲:行菩提心的学处 (2)持戒度、安忍度

思考题

1. 什么是持戒度?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分别在什么基础上建立起来?

  1. 持戒:本质上是用断除罪行的善心护持自心相续戒律,是断罪的心和种子。

    1. 如果内心有断罪的心,就是戒律。

    2. 如果内心没有断罪的意愿,即使表面断十不善,也不是戒律。

  2. 别解脱戒:断除伤害其他众生的一切事

  3. 菩萨戒:成办利益众生的一切事

  4. 密乘戒:了知身口意三门是三金刚的自性

  5. 不受别解脱戒律,可以受菩萨戒吗?

    丁二(受菩萨戒之方法)分二:一、世俗发心依仪轨之受法;二、胜义发心由修力而得。

    戊一、世俗发心依仪轨之受法:

    初未得戒得受法,持戒善知识面前,

    大乘法器之信徒,七支供已愿行心,

    一次性受自他喜,此乃龙猛之观点。

    无著承许受愿心,无需别解脱戒律,

    然正受前受七戒,上师询问其违缘,

    弟子承诺学处等,以愿行各仪轨受。

    佛像前可二派同,得戒界限三诵末。

    —— 《三戒论》

  6. 阿底峡尊者在《道灯论》中说:‘别解脱戒律,恒具七种人,菩萨戒有缘,其余不可受。’”

  7. 具有观想能力,可以在佛像面前受菩萨戒。

    1. 《菩提道灯论》云:“若未遇上师,依轨亦可受。”

    2. 倘若自己无有观想的能力或者想从上师处受戒,则珍宝菩提心也依靠善知识而得,如同宝珠中可降下所欲之雨,一切善法皆依善知识而获得,生起菩提心也依赖于善知识。

2. 修持戒度要达到什么目的?座上如何观修?座下如何行持?

  1. 持戒像大地一样,承载一切的功德。

  2. 持戒本身具备功德。“一百年当中布施 ,不如一天护戒。”

  3. 不持戒会让众生的利益受损失,一个方面来讲成佛的速度会减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在造罪业的时候其实也是间接地伤害有情的利益。

  4. 座上:

    1. 前行:

      1. 念诵仪轨到“发菩提心”处停下

      2. 思维前念:以大智慧现前胜涅槃,心大悲心住于轮回中,以巧方便证轮涅无二,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

    2. 正行:

      1. 用正知正念研修: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宗三昧耶戒的应断和应行的律仪

      2. 先对一切有情众生,观修知母-念恩-报恩

      3. 从十不善到大圆满誓言之间的戒律,每一项都要具备“不造罪业”的断心和“不舍弃戒律”的誓愿(两个铁钩)

        1. 具备“不造罪业”的断心

        2. 并用“宁死不舍此誓愿”的第二个誓言铁钩钩住

      4. 无论在家出家人都要护持心相续,利益众生,并反复以仪轨受菩萨戒

    3. 结行:

      1. 在无所缘状态中念完仪轨并回向善根,

      2. 念诵:虽发胜心然却未生起,虽学六度然却具私欲,我与如我愚痴众有情,修成胜菩提心祈加持。

  5. 座下:就要一项一项实际行持

3. 什么是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怎样思维观修?

  1. 别解脱戒和菩萨戒的区别:别解脱戒的侧重点主要是身语的行为,菩萨戒当中是以心为主。

    1. 如果内心当中生起我爱执,生起伤害众生的意乐要适时的调整,他是以心的调整为主,行为上面为辅。

    2. 在菩萨的修行当中,菩萨戒律当中如果你的心是真正利他的,你的行为伤害了有情,也不会犯戒律,

    3. 而且有的时候说,也会有功德利益的,这种说法的原因何在?原因就是在于以他的心为主。

    4. 你的菩萨戒清净还是不清净,关键是要看你相续当中是相应于我执,还是相应于利他。

  2. 严禁恶行戒,也就是指身语意三门要如毒一样断除所有对他不利的十不善业。是断灭恶业和恶业之源的律仪戒,身口意的微细伤害事也要断除。

    1. 不造十种本不可恕的恶业重罪。无条件地严守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及金刚乘三昧耶戒,违此三戒,佛制不可恕。身口意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 守持不杀生为例:

      1. 心想:为了使一切有情众生获证圆满佛果,我从今天起直到证得圆满佛果,宁死也不杀生!宁死不教唆别人杀生!宁死不随喜杀生! 发誓“就算遇到生命危险也绝不舍弃戒律”

    3. 按照龙树菩萨的传承,有十八条根本戒律,再加上不舍愿菩提心、不舍行菩提心,总共有二十条:

      1. 国王容易犯的五条

      2. 大臣容易犯的五条

      3. 平凡人容易犯的八条

    4. 如果是无著菩萨的传统,有四个根本戒律,然后还有四十六个分支的戒律。

    5. 遣魚至何方,始得不遭傷?斷盡惡心時,說為戒度圓。 —— 《入行论》

  3. 所谓的摄集善法戒,就是说,随时随地竭尽全力奉行包括微乎其微善根在内的一切善事。实修大小一切的善业。本体是修学六波罗蜜。作为初学者,身语意精进奉行甚至细微之事在内的一切善法,就是摄集善法戒。

    1. 所有的善业和妙法,都要如实行持如实接受。

    2. 不因偶尔一两桩善行而满足,而应最广泛地运用善行的实际意义,祈祷你将完成任何还没有完成的善行。

    3. 这个是不分场合、也没有时间的限制。

      1. 不能说:早上两个小时是我修善法的时间,好好修善法,然后下座之后就不管了,那是不行的。

      2. “顺口顺手也可行善事,随行随住也会造恶业。”

        1. 顺口可以行善事,只要一开口就可以变成善根,说真实语,说柔软语,劝导别人修行,这些都是顺口就可以造的善根。

        2. 一开口你就可以念观音心咒,你可以祈祷莲花生大士,或者你可以读诵佛经。

        3. “没有不能积累资粮的穷人,只有不能积累资粮的懒人。”

  4. 饶益有情戒:当从根本上断尽自私自利心态的时候,就要勤勤恳恳地依靠四摄直接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就是发菩提心,尽己所能地帮助一切众生。

    1. 而在初学的阶段,无论行持任何断恶从善的学处,都包括在以三殊胜摄持而回向一切众生当中。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1. 华智仁波切的观点,对于初学者来讲,并不直接赞同他们通过很多善法利益众生。

      2. 在初学阶段行持任何断恶从善的学处,包括三殊胜摄持回向,就是对众生的饶益。

      3. 认认真真回向善根给众生,就是不伤害自已,也能够饶益有情的行为,回向的方式就是最好的。

  5. 无缘的持戒度:

    1. 守护的种种誓言、守护者自己、守护的功德,三者显而无自性。在无所缘的状态中诵完仪轨并回向。

4. 什么是安忍度?为什么要修安忍?座上如何观修?座下如何行持?

  1. 安忍,是不散乱、忍受痛苦屈辱等。皈依佛门并立志修证解脱佛果的人,对于他人的恶意伤害,不以恶心生瞋恨、不仇视报复,应有耐怨忍害的修为。对辱骂、诽谤、殴打、抢劫、掠夺等各种伤害,都能承受而不起嗔恨心。

  2. 修行正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痛苦烦恼,这些烦恼都要用安忍来对治

    1. 有苦行的安忍

    2. 承受他苦的安忍

    3. 忍受自心痛苦的安忍

    4. 不畏广大正法的安忍

  3. 不修安忍的过患:

    1.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 《入行论》

      1. 《入行论》中所说的“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到底能被什么焚毁呢?能被嗔心焚毁。焚毁的是什么呢?是随福德分的善根。而具足三殊胜的善根不能被摧毁。

  4. 修安忍的功德:

    1. 罪业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 —— 《入行论》

    2.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悯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 《入行论》

    3. 生生修忍德,貌美无病障,誉雅命久长,乐等转轮王。 —— 《入行论》

    4. 摧毁外在的障碍,如家庭/社会/环境的障碍等

  5. 座上:

    1. 前行:调整身口意

    2. 念诵仪轨到“发菩提心”处停下。

    3. 实践安忍,就要在遇到不称心的对境、不悦意时进行。

    4. 结行:在无所缘的状态中回向善根。

      1. 每座结束时:观想皈依境中所有传承上师、本尊、三宝都化光融入自身,自身成为光上师的心、莲师的心和自心无二无别,都成为光并慢慢消失,安住在空性的当下

      2. 念诵祈祷文:虽发胜心然却未生起,虽学六度然却具私欲,我与如我愚痴众有情,修成胜菩提心祈加持。

5. 什么是忍受他人邪行之安忍、忍耐求法苦行之安忍、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分别摧毁什么障碍?如何思维观修?

  1. 忍受他人邪行之安忍:安忍是基于缘起性空的智慧,和透彻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无辱可忍”,而不是忍无可忍的强忍。

    1. 了知因果:一切外境所显都出于自己的业力。

      1. 过去我一定也造作了恶业,才导致现在的果报,如果忍辱负重,能消除业障,获得殊胜的福报资粮,凭此要修安忍。

        1. 愚夫不欲苦,偏作諸苦因;既由己過害,豈能憎於人?譬如地獄卒,乃諸劍葉林,既由己業生,於誰該當瞋? —— 《入行论》

      2. 如果没有这样的业力,别人的加害也不会对我产生任何好坏的影响,故理应忍辱。

        1. 宿業所引發,令他損惱我,因此若墮獄,豈非我害他?依敵修忍辱,消我諸多罪;怨敵因我忍,墮獄久受苦。 —— 《入行论》

    2. 智慧观照:只需用一小块牛皮做成皮鞋,穿上皮鞋哪怕走遍世界,大地对你而言都是柔软的。

      1. 頑者如虛空,豈能盡制彼?若息此瞋心,則同滅眾敵。何须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如是吾不克,盡制諸外敵,唯應伏此心,何勞制其餘? —— 《入行论》

      2. 若于他恼害,是愚夫自性,瞋彼则非理,如瞋烧性火。 —— 《入行论》

      3. 愚夫不欲苦,偏作諸苦因;既由己過害,豈能憎於人?譬如地獄卒,乃諸劍葉林,既由己業生,於誰該當瞋? —— 《入行论》

      4. 若过是偶发,有情性仁贤,则嗔亦非理,如嗔烟蔽空。 —— 《入行论》

      5. 若事尚可改,云何不欢喜?若以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 《入行论》

    3. 空性见地:

      1. 自己和加害者的身体:都可分析成微尘、最后到无分微尘、原本空性无实质

        1. 手复指聚故,理当成何物?指亦指节聚,指节犹可分。分复析为尘,尘析为方分,方分离部分,如空无微尘。 —— 《入行论》

      2. 各种伤害性的语言:没有任何形状/颜色/可识别性、最终结果也是自然消失、像空谷回音无迹可寻。

      3. 嗔恨心的本体:分析到最后为无分刹那、不存在不变实体、毫无本性。

      4. 空性之中哪有什么伤害和受伤害?在这样的本来无生的空性当中安住

    4. 於害上師尊,及傷親友者,思彼皆緣生,知已應止瞋。 —— 《入行论》

    5. 於佛塔像法,誹詆損毀者,吾亦不應瞋;因佛遠諸害。 —— 《入行论》

    6. 别人当面对自己和自已的亲友拳打脚踢、强抢硬夺、恶语中伤以及暗中说些难听刺耳等,我们不但不该对他们满怀嗔怒,反而应当生起慈悲之心饶益他们。

    7. 《亲友书》当中也讲了,不管是以谁的名义,造罪业都是不对的。你不能说这是以上师、父母的名义,我就应该生嗔心,这样肯定没有过失,在世间的规律中也许是对的,但是在因果律当中是讲不通的,这不是能够让你堂而皇之的生起嗔恨心、造罪业的理由。

  2. 忍耐求法苦行之安忍:

    1. 定义:为了求法、学法、修法,要有赴汤蹈火的决心,能克服艰辛、安忍受苦。

    2. 表现:虽有贫穷、疾病、饥渴、疲累等各种痛苦, 仍能安然乐道一心向法

    3. 作用:逐渐摧毁内在的障碍

    4. 不究竟的层面,修行和轮回当中的习气是完全相反的。不修行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发展我爱执。在修大乘的时候,必须要打压,修他爱执,相当于也是对立的。

    5. 在最究竟的时候轮回当中说是有我,而解脱道必须要证无我。

    6. 就像戒毒瘾一样,如果你不经过这种苦行,不能忍受。毒瘾发作了,马上就不行了,赶快找一点吸了之后,有舒服了。这个舒服是什么?又随顺以前的习惯当中去了。

      1. 一方面是和自己的意志力对抗,

      2. 另一方面旁边的人也在鼓励他复吸。

      3. 从自己方面来讲,需要自己有一定的素质,

      4. 外在环境的配合,也是要看一些成功的案例。

    7. 无量俱祇劫,千番受割截, 刺烧复分解,今犹未证觉。吾今修菩提,此苦有限期。 如为除腹疾,暂受疗割苦。 —— 《入行论》

      1. 如果现在不解脱后面的轮回还会更长。

      2. 如果我们不能忍受现在的痛苦,怎么能够忍受无始还要不断漂流的痛苦呢?

      3. 现在修法的痛苦只是暂时的,如果在修法过程当中,能够忍受,可以清净很多的罪业,然后修行也能够提速,这是很好的契机和逆增上缘。

    8. 又如往昔诸噶当派大德所谓的四依处:“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 —— 《前行引导文》

    9. 米拉日巴尊者也是同样,修行时口中无食,背上无衣,仅仅依靠野菜充饥果腹而修行,结果整个身体形似骷髅,身上绿毛丛生,长吸血虫,致使别人看到时认不出他到底是人还是鬼,是这样坚定不移、饱经沧桑、励力精进修持正法的。 —— 《前行引导文》

  3. 甚深法义之安忍,就是无生法忍。

    1. 定义:在实修正法的时候,要有不受任何干扰的毅力,并且心中能接受深奥的谛察法忍

    2. 表现:能明智而无畏地接受佛菩萨的伟大行为,以及密乘深奥且善巧的教法,体悟超越语言的空性实义(比如对缘起性空这类胜义妙法,小乘行者无法接受,甚至有吐血而亡的极端案例)

    3. 作用:摧毁秘密的障碍 (比如疑虑/丧失信心等)

    4. 无生法忍主要是忍什么?就是要忍无生法

      1. 什么是无生法?无生就是实相的意思,无生无灭叫做实相。对无生法的忍就是对万法的空性、实相这些无生法要安忍。

      2. 如果生邪见或进行诽谤,就称为舍法罪,这种罪业是无数劫中不能从地狱深渊中得解脱之因。

  4. 与安忍度相应的发心,能抑制烦躁,变得宽宏大量,所以被比喻为“大海”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