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巴扎西仁波切:祖师法会开示(内、外、密的上师)

http://bbs.jiarongsi.com/viewthread.php?tid=13634

秋巴让卓堪布:请普巴扎西仁波切给我们做一些简单的开示,你们千万不要说话,慢慢听,是研究生的教言。

普巴扎西仁波切:

因为这两天有很多导师都在做开示,今天不占用更多时间,稍微做一点点吧。

共同前行的重要性

无论修学什么法门,前行——修心四厌离法必须要先行。尤其是过两天可能很多居士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一定要记住:应时时陪伴共同外前行。当共同外前行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即便你是信仰佛教者,相信你的修行时时都是拖拖拉拉、马马虎虎的——今天在修,明天好像不在修;近一段时间好像很精进,过一段时间不再精进……这些都是缺乏共同前行所致,所以共同前行非常非常重要。

如人身难得,在众多经文中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我们所得到的一切都来自于宿世的因缘,那么我们必须要珍惜今生这个人身。然而,即便得到人身,无常随时都会降临到我们的身旁。

虽然我们希望不仅仅身边的人,也希望天下的所有众生都能长命百岁。然而心愿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往往是很远的,这次有缘可以到亚青寺与这么多僧众一起参加法会,但谁也不知道,明年有没有幸运又可以到亚青来参加这么殊胜的法会。我们不知道今天活在世上,明天还在不在世上?明天若在世上,后天在不在世上?若要说一个准确的时间,我们在座所有人无论多么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再过五十年,都会变成骨灰,不在这个世上了。这是特定的事。

当然作为在家居士,你担负着家庭以及社会的责任。如果让你什么事情都不做,恐怕你也做不了,你也放不下,但是还是要多考虑考虑无常。如今世上的人都认为“只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可能是我活在世上的最大价值”。但是真的一辈子都会这么想吗?我想不会的。当无常真正降临到身边的时候,相信谁都帮不了我们。无论我们现前身边有多少亲朋好友,无论你现前生活多么优越,无论你的地位多么高,即使你拥有全世界的一切财富,恐怕你也不会有一丝毫之快乐。而唯一能帮助我们的就是今天所修的法。这就充分地告诫我们:我们的眼光真需要看得远一些。但这要靠什么呢?就要靠四厌离法——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和业之因果。

所以我们时时要观想共同外前行,时时陪伴着共同外前行而行。只要无常观时时陪伴在你的身边,修行就不需要刻意去创造。当你离开无常观而寻找修法,恐怕修行在遥不可及的地方。这些都是缺乏无常观所致,所以希望多修修无常观。

当然对于常在亚青寺居住的弟子们,无常观同样很重要。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很多弟子,一个接着一个离我们而去,这些都在告诫我们:我们也有一天会呈现这样的现象,让我们早点做好准备。

总之,无常观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平时可以多看看《普贤上师言教》《前行备忘录》《圣者言教》等等祖师教言,里面关于前行讲得非常非常细致。

外内密上师瑜伽与成熟口诀法一如

在具有共同前行的基础之上,我们都在修亚青寺的成熟口诀法(简称窍诀法)或上师瑜伽。很多人都觉得上师瑜伽(即这次所修的上师供)与成熟口诀法是两个法,实际上当然不是的。

成熟口诀法

上师瑜伽

前行破除心房

意识转为道用

决断心之根本

外相上师相应法

寻觅心之过患

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包括觅境法和觅心法)

内相上师相应法:粗直视调伏妄念和细直视调伏妄念

智慧转为道用

不共同观察心的自性而抉择为实相大智慧(五种辨别)

密相上师瑜伽

正行直指觉性

后行护持修行之方便

成熟口诀法总分为三个阶段:前行破除心房、正行直指觉性、后行护持修行之方便。

前行破除心房分为: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不共同观察心的自性而抉择为实相大智慧。前面三者为意识转为道用,也就是上师瑜伽导修中所讲解的外相上师相应法和内相上师相应法;后面第四者称为智慧转为道用,主要讲解五种辨别,即上师瑜伽导修中所讲解的密相上师瑜伽。所以说,无论是修成熟口诀法、还是修上师瑜伽,实际上都在修窍诀法,这一点没有丝毫之差异。即便你不能长时间亲近导师,听闻如成熟口诀法般次数很多的教言,但上师瑜伽导修之中已经具备这一系列条件。至于后期能否修学智慧转为道用(五种辨别)——不共观察心之自性而抉择为实相大智慧,完全取决于自己。

从总的角度来说,我们每天都在讲上师瑜伽,主要讲解意识转为道用。这次法会也在做上师供,就是我们平常所修的上师瑜伽。至于具体修学方式,我们主要是以观察修和安住修为主。观察修的时候,无论是决断心之根本、还是寻觅心之过患、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根据个人的修行程度、所证悟到的见解来定夺。

在修行上师瑜伽方面,汝等须知外内密三种上师瑜伽之间的差异。比如在莲师七句仪轨当中,有这么四句偈:“见闻表示上师外中现、觉性胜义上师内中悟,究竟法身上师本面见,胜义上师瑜伽愿究竟”,指的是外内密三种上师相应法。

外相上师相应法

在修外相上师相应法的时候,我们调顺烦恼之方便称之为剖析调伏妄念,也就是成熟口诀法前行破除心房中的决断心之根本和寻觅心之过患。比如说,有些刚开始入门的弟子,对胜义上师瑜伽导修理解还不是很通彻,这时候的修学方式主要是外相上师相应法。即把能看到、听到、所诠释的上师观想在自己的对面,如萨迦派仪轨中所说的“诸佛总集外相之上师”。因为我们眼前所观想这位导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所以在修学过程当中,必须要有这样普遍之信心,这一点非常关键。

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弟子都知道,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之《如意宝藏论》当中讲解显密差异的时候,密宗比显宗殊胜在于四个要点当中,即:见解不迷惑、修行方便多、行为无辛劳、根机为上等之根机。“根机为上等之根机”体现在哪一方面?主要是信心。那么我们在修上师供的时候,当然也不能离开这个普遍之信心。

比如把上师观想在对面的时候,要知道上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如是做上师供。

上师供主要在七支供当中:

第一是顶礼,念诵过程中有很多顶礼的词句。

第二是供奉。供奉有外供,如供奉我们眼前所具有的一切;内供,以思维观想很多很多而供奉,也称之为普贤云供;密供,当然是见解。

第三是忏悔,在导师面前忏悔无始以来至今所造的一切罪业。

第四是随喜,无论谁做善事,我们都不嫉妒,并且随喜他人的功德。

第六是请佛住世,祈请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长久住世、永不涅槃。

第七是回向。

以“上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的普遍信心观想上师,配同念诵仪轨做七支供,这一点我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

内相上师相应法

内相上师相应法分为:粗直视调伏妄念和细直视调伏妄念,即成熟口诀法中的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包括觅境法和觅心法)。我们通常说,一切外境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内心、于境心分不开状态当中安住,并且配同着念诵,称之为内相上师相应法。虽然观照者还是在起心动念的范围当中,但与外相上师相应法相比,前者有点像外,后者有点像内,后者的等持力量更强一些。我们刚刚所念诵的“觉性胜义上师内中悟”,指的就是境心分不开状态。萨迦派也讲解“心性光明内相之上师”,心性光明还是指境心分不开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做七支供。当然,前面若没有一定的等持者,今天若要具备这样的条件,恐怕很困难,但是尽可能的,尽可能的。

相信不仅仅我讲解成熟口诀法的时候,在“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阶段耽搁的时间是很长的,其他导师可能在此耽搁的时间也会长一些。这并不是需要耽搁时间,而是这个法太重要的原因。

汝等须知,仅仅从观照的角度中修行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知道“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是因缘和合而形成的,现前一切皆为虚幻”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我们今天到外面去问一个完全没有修过法的人:“你见到过你的心吗?”我相信他绝对不会说见过他的心,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有见到过他的心脏。

你说:“我的心有没有形象,我见都没见到过,哪有什么形象呢?”

“那你刚刚所说的这个没见到过和没有形象的心,是一个心还是两个心呢?”

“当然是一个心,从两个不同角度描述。”

难道这就叫做明空不二吗?

仅凭这一点,修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修学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的目的,是为了断绝实执和境执——观察修断除实执、安住修来断除境执。

我们先说说断除实执。相信有意当中,由于我们时时提着这样的正念,观想“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所以在面对一切形象之前,知道“一切都是虚幻的”。但是这种知道“虚幻”的印象是否真正投入到心底?若要是真正有这种感受的话,相信你在梦里,大概已经开始知道“梦是虚幻的”。但是很多很多修行者在修的过程当中,虽然有意观照,知道一切都是空性,但为什么一进入不变密意相——梦境的时候,就不能自在呢?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我们的能力还不够成熟,还需要长时间去观照。

说到“安住修来断除境执”更为重要。华智仁波切曾经说过:“直视瞬间入空性,故勿多观之时也。”没达到这个地步之前,必须要长时间修炼觅心法。

密相上师瑜伽

密相上师瑜伽主要讲解的是“究竟法身上师本面见”。“究竟法身上师”指的是什么?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速得成就——上师瑜伽》之中曰:“啊!本来自显之上师,远离破立做皈依”。何时证悟到心性的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究竟上师。

在萨迦派的上师瑜伽仪轨中讲解密相上师瑜伽时,也讲解“自性离戏胜义之上师”。“自性”指的是心的本性,“离戏”指的是远离一切戏论。“戏论”通常称之为叫八识:第八识阿赖耶识、前五根识、第六识耽着、第七识分别念。从一切戏论当中超越所得到的了义之见解,称之为叫究竟上师,也叫做密相上师瑜伽。

这两天阿松活佛一直在说,我们汉族弟子无论是出家弟子还是在家居士,有些修得非常好。“修得好”意味着见解已经开始逐渐趋向于实相般若。若要是有这样见解者,当然如是做上师供,功德没得说。

前两天我也在想:长年在亚青寺居住的弟子们,平常虽然在学成熟口诀法,但我们修行有时候有点单调,什么意思呢?好像“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的道理有所通达,但其他的一些更广泛的道理,并不是那么很精通。因此我本想从内相和密相的角度,讲解一下上师瑜伽七支供,即这次我们所参加的法会,将平常口中所念诵的一切,实际上在见解中一样圆满——从这方面做一些印证。但由于时间的缘故,这次并没有讲成,也不要紧,慢慢慢慢来的吧。相信大部分人手中都有《上师瑜伽导修文》《如意宝藏——上师瑜伽之圆满引导》《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等光碟或法本,可以多看一看。

善巧运用乃上师瑜伽四精要之关键

这次法会期间所讲的是金刚乘法门,主要以净观为主:我们首先开始加持一切,从地处转变为清净刹土开始、直到回向以前,都是站在净观的立场之中。作为密宗的弟子要具备五种圆满:地处为西方极乐世界;导师为阿弥陀佛;眷属为男女菩萨;时间为超越三时之第四时之大平等;法为无上窍诀大yuan曼。我相信,只要依靠法本能做到依文明观的话,也没有什么不懂的,所以我们只是从总体角度当中稍微提示一些。

当然像在亚青寺大部分出家人、包括一些居士,时时都能得到书、光碟以及这边所有堪布、活佛们的引导,没得说的。但是平常得到引导的同时也要记住,导师以及书本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种教条。

比如修成熟口诀法的时候,什么叫前行之前行、入座前行、共同外前行?在念诵仪轨的时候,怎样去安住、怎样去观想?最终如何做回向等等。有些修行者仅仅按照这些教条修行,但随着修行增上,善巧运用才是最重要的。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曰:“能知修行不知妙解脱,岂不犹如禅天定?”指的是什么呢?光知道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而不知道一系列之善巧方便。如同我们平常观察一个病重的患者,今天看见他的脸色不大好,就觉得这个人可能离死亡已经很近了;若要是今天抬头时脸色稍微白一些,就觉得今天可能有希望……天天都站在这么一个情绪不断漂动的立场之上。

如同此理,我们平常在修行过程当中,有时候妄念太多,有时候妄念太少。妄念太多的时候,认为自己的修行非常非常糟糕;妄念太少稍微能够安住一些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修行很不错。这些都是不够善巧方便的原因所致。若要是懂得善巧方便的话,如同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华智仁波切曰:“若能善巧运用,妄念越粗大,更形成解脱自性之功能。”就是说,我们平常修行必须要做得灵活一些。那么靠什么来灵活呢?当然是善巧运用。

无论我们在修上师瑜伽还是成熟口诀法,都讲解四精要法——传承法脉清净而具普遍之信心、通达方便、认识智慧和善巧运用。其中,“善巧运用”更为重要,若仅凭前三者,没有后者“善巧运用”,这种修法就变成条条框框的教条性了。就像我们这两天念诵仪轨的时候,念到什么地方了,该从哪里开始念等等,变成教条性。平常修行绝不能教条,要灵活一些,才能更好地对治自己的烦恼。靠什么灵活呢?靠善巧运用,要时时铭记这一点——要靠善巧运用。

无论你平常等持的稳定力有多强,仅凭安住时间有多长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当止息一切妄念、在无分别状态之中,时时会变化——这段时间好像安住的时间挺长的,过一阵时间可能不会是这样。所以,必须要配同着善巧运用。无论在昏沉掉举、还是清净之中,时时都在调伏。这样一来,你的修行就会灵活起来,不是那么死沉沉的。

祖师法会之殊胜

如今很多人都喜欢用藏语念诵不同的仪轨,要是仪轨稍微短一些还好说,若要是几个小时都这么念诵的话,不知道在说什么,可能昏沉和掉举时时侵犯你的心相续,很难继续下去。因此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做到依文明观。如前所述,无论是外相上师相应法、内相上师相应法和密相上师瑜伽,若能做到根据个人的禅定配同着念诵仪轨里面的意义,就非常圆满。

据说今年的仪轨非常非常通顺,在念诵同时,能知道里面在说什么,这就是一本书的要点。因为翻译必须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如果不通顺的话,念起来就很绕口;若要是不知道在念什么,念着念着就不想念了。

这次法会是非常殊胜的。因为第一、日子殊胜,法会期间是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圆寂的日子,其功德超胜平常念诵很多加倍。第二、仪轨殊胜——金刚乘。第三、观想对境——上师殊胜,如《誓言庄严续》云:“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第四、与这么多的僧人一起念诵,有令我们念诵功德加倍之作用。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功德是非常非常大的。

所以我们这次很幸运,可以与那么多僧众一起参加法会。《大幻化网》当中说:“共修的功德在于什么呢?若要是所有弟子的戒律是清净的话,六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成办解脱。”充分说明众多内心清净、誓言清净的人聚集一起念诵的功德是非常非常大的。

绕转铜色吉祥山的功德

外面这座山是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授记的莲花生大师刹土——铜色吉祥山,绕转一圈相当于念诵二十二亿观世音菩萨心咒的功德。试想我们一辈子闭关念诵,恐怕也念不完一亿遍观世音菩萨心咒,而转一圈最多也就是一个多小时,就能具有二十二亿观世音菩萨心咒的功德。如果有时间,去绕转一下非常好。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