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讲:思维应断除用意念所造的贪欲、嗔恚、邪见三项恶业

思考题

1. 意念是一切的总指挥

贪嗔痴是一种意识。这一切都是内心的一种活动,是内心的一种动态。我们说话、行为,都是意识支配的。意念是所有的总指挥。

比喻:导演拍戏。

2. 万法唯心造

除了涅盘、智慧以外,一切都是心造作出来的。

心没有清净,就产生意念;心清净了,就转变为智慧了。

公案:黄粱一梦。整个宇宙都可以显现出来。万事万物就像做梦一样,什么都可以显现出来。我们现在看得到的一切,都是心的一种境相,这个就是我们的业。

不管是你的房子、车、亲朋好友、事业,一切一切都是意识没有清净的一种表现,不清净就有贪嗔痴,造业。造业之后,就显现出六道轮回。业力清净,这个世界就清净,就是极乐世界、就是佛国。业力不清净,就是恶道、地狱。

每一个人的心都会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你的心种了什么样的业,就投射出去,创造了一个属于你的世界,甚至造就了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提问】万事万物,要么是人造的,要么是自然生成的,为什么是我们内心造的呢?

【提问】如果万事万物都是内心造的,我现在觉得我的房子不够大,我能不能想一想,我房子就变大了呢?

  1. 妄想分五种,最坚固的妄想是色蕴,有碍质。(https://baike.baidu.com/item/五妄想

  2. 产生妄念以后,就会产生行为,慢慢就成就自己的妄念。

  3. 唯识无义(唯识无境)任何外在的东西没有真实的意义。(一水四见、依他起性)

  4. 吃蛋糕会让你快乐,你误以为是蛋糕让你快乐,如果蛋糕真的能带来快乐,那么你吃无数个蛋糕,就应该一直快乐。相反,真正的快乐,是你的意识,由于业力+因缘(蛋糕)而产生的快乐。

  5. 法界缘起

【回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nOH84h2lU

1. 意念若处于不善的状态中,会造作出哪三项恶业?

  1. 贪欲、嗔恚、邪见三种意恶业。

  2. 贪是如何定义的?

    1. 对他人的功德、美貌、财富、名誉、地位、配偶等等,生起贪求之心。

    2. 对无主物业生起贪求之心。

    3. 引发想方设法获取、达到目的的心。从而引发种种恶业。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财富、快乐、幸福等,就想“这些东西归我该多好”。

    4. 有人认为“我只是心中想一下,没有真正行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种心态无法发现问题,也无法调整。圣天菩萨在《四百论》中讲,众生经常自在地造很多恶业,所以死后绝大多数堕于恶趣。我们为什么待在恶趣中的时间远比在善趣中长,原因也是这样。

    5. 【提问】我看到一对帅哥美女,

      1. 如果我内心生起“我要是能得到这个美女多好啊!”这属于贪心吗?

      2. 如果我内心生起“这个帅哥真是有福报,真是俊男靓女,很好的搭配,随喜他前世积累的善行,今生有这样的果报。”这属于贪心吗?

  3. 贪和嗔就一定是造恶业吗?为什么?

    1. 世俗菩提心的修持过程,就是通过将“爱我执”,转化为“爱他执”。这种执着,虽然是贪欲的一种,但是确实一种善法,而且是走向成佛的必经之路。

    2. “吾应乐修断,怀恨与彼战,似嗔烦恼心,唯能灭烦恼。” —— 《入行论 第四品》

2. 贪欲及其果报是如何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体现的?

  1. 果报:

    1. 异熟果:根据动机和程度不同,投身于相应的三恶道中。

    2. 等流果:

      1. 同行等流果:成为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内心贪婪吝啬、永远不满足,万事都不顺,很多事情不称心如意,同时种下继续轮回的因。

      2. 感受等流果:容貌丑陋、贫贱可悲;凡是不能称心如意,即使有很多财物,也很容易散尽;经常事与愿违、遭遇种种不幸。

    3. 增上果:地时恶劣,庄稼荒芜,痛苦贫穷,繁盛境况时时减弱,衰败境况日日增长。

    4. 士用果:贪欲造的恶业将与日俱增,生生世世延续无边的痛苦,恶业越来越增上,漂泊在无边的轮回中。

  2. 体现:

    1. 自己修得不努力,别人努力,自己觉得落后,于是自己贪图他人的功德,慢慢产生嗔恨和嫉妒。

    2. 感觉好像某师兄特别被上师照顾,嫉妒其它的师兄。

    3. 感觉某师兄被上师冷落,自己喜悦、幸灾乐祸。

    4. 工作、生活中,看到别人明明不如自己,但别人得到的比自己多。

【提问】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世事不公”?

  1. 不要埋怨别人、不要埋怨世事不公。

  2. 提高自己做人做世的行为、准则。想尽一切办法改善自己。

  3. 忏悔自己过去的业力。这是因果关系在里面。一切的福报,决定有个人的业力。

  4. “易位卑等高,移自換為他,以無疑慮心,修妒競勝慢。” —— 《入行论 第八品》

  5. 自我安慰:思维自己也有不劳而获的时候、也有比别人幸运的时候。

  6. 认识到所谓的“世事不公”,也是自己的贪欲心引发的。即便自己获得了“公平”的待遇,这些仍然不能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贪欲心。

3. 嗔恚能解决困扰吗?为什么?

  1. 嗔是如何定义的?

    1. 别人妨碍了自己。 “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他。” —— 《入行论 第六品》

    2. 嫉妒别人的好运。

    3. 内心中诅咒别人是一种害心。

    4. 希望别人不快乐、不幸福、不富有等等:“纵令敌不喜,汝有何可乐?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汝愿纵得偿,他苦汝何乐?” —— 《入行论 第六品》

    5. 凡是想伤害、扰乱众生的心,就是嗔恨心。

  2. 嗔恨心,在生活在是如何表现的?

    1. “不欲我与友,历苦遭轻蔑,闻受粗鄙语,于敌则相反。” —— 《入行论 第六品》

    2. 别人受苦,自己却幸灾乐祸。因为嗔恨别人,所以才开心。如果你慈悲他,他受苦,你会感到痛苦。

    3. “于佛塔像法,诽诋损毁者,吾亦不应嗔,因佛远诸害。” —— 《入行论 第六品》

1. “于害上师尊,及伤亲友者,思彼皆缘生,知已应止嗔。” —— 《入行论 第六品》

  1. 嗔恚的后果是什么?

    1.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 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 《入行论 第六品》

    2. 害心对修菩萨道的人来说伤害很大。上师讲《心性休息》、《经庄严论》的时候也说过,贪欲心对于大乘菩萨伤害也大,但不是最大的。如果贪财物、贪人,毕竟还是一 种想靠近的心态,但害心和嗔心不是,它们一定是背弃的,不愿意接近、帮助他人的心态这些对于修行人来说都不对,尤其是害心,本来应该利益他人,发了菩提心后所有人都是利益的对象,但偏偏去踩、去打压被你利益的对象,他受到痛苦的时候,没有悲悯心,反而很高兴,完全不是发心的人应该有的样子。

    3. 果报:

      1. 异熟果:根据动机和程度不同,投身于相应的三恶道中。

      2. 等流果:

        1. 同行等流果:成为一个嗔心极重的人或动物,天生就不友善,看什么都不顺眼,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他,随时感到愤怒不已,生生世世心中都充满伤害他人的念头。

        2. 感受等流果:容貌丑陋、恐怖骇人;脾气暴躁易怒,经常被身心种种痛苦所逼迫,危机四伏而担惊受怕。

      3. 增上果:转生到瘟疫、恶贼横行等多灾多难的地方,遭受虎狼蛇蝎危害,或者遭到怨敌的恐吓威胁。

      4. 士用果:嗔恨造的恶业将与日俱增,生生世世延续无边的痛苦,恶业越来越增上,漂泊在无边的轮回中。

  2. 如何对治:

    1. 时刻防范自己的内心生起嗔恨心,关注自己不悦意的情绪。

    2. 四无量心、慈悲心、平等心、自他相换的菩提心。

    3. 思维苦的功德: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 《入行论 第六品》

    4. 思维安忍的功德: “云何犹不见,取悦有情果,来生成正觉,今世享荣耀。生生修忍得,貌美无病障,誉雅命久长,乐等转轮王。” —— 《入行论 第六品》

    5. “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 —— 《入行论 第六品》

4. 邪见可以归结成哪两种?思维实修断除意恶业的具体方法、成效是什么?

  1. 邪见是如何定义的?如何分类。

    1. 常见。万事万物都是常有的存在。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同一个我。

      1. 认为“神我”都是恒常存在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都是变化的,但是造物主是恒常的。

      2. 一切都是宿命,都是不可改变的。

    2. 断见。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1. 没有前世、没有来世。因果业力都不存在。

      2. 认为释迦牟尼佛说的是错的,太阳生起、人的生老病死、水往低处流,豆子本身就是圆的,孔雀羽毛的颜色本身就是这样的,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样子。一切法,都是自性而有。

      3. 《黑自在书》中说:“犹如日出水下流,豆圆荆棘长而利,孔雀翎艳诸苦乐,谁亦未造自性生。”

  2. 佛教的正见是什么?

    1.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来支配的。

    2. 核心是“缘起性空”。“诸法因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 《缘起咒》

    3. “薄福於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 —— 圣天菩萨《中观四百论》

  3. 生活中的体现:

    1. 很多人没有留意自己的常见和断见。我们的世界观,反反复复,动摇不定的。并没有真实生起无常的世界观。

    2. 持有邪见,不信仰三宝,不认可三宝的功德,导致三皈、五戒的解体丢失。并且无法忏悔,因为没有忏悔的对境所依了。

    3. 导致自己有了错误的人生观,即便获得人身,也虚耗人生。

    4. 耆那教,也吃素,但是他们认为植物和动物都是有命根的,所以只要不断命根

    5. 障碍正法传播。

      1.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外道六師? 世尊曰:如來滅後,多有波旬(魔道子孫)入我法中,住我寺院,剃頭披褐,稱佛弟子,相共檀那,飲酒食肉,污漫淨地,第一外道; 復有牽妻帶子,住佛伽藍,遍學瑜伽教相,自稱遺法弟子,飲酒食肉,與人修齋,不僧不俗,第二外道; 復有邪人,上無師得,下無師證,被鬼迷制,邪悟聰明,不假修功,自言成道,外托佛教,內行邪法,惑亂世人,同入邪路,滅佛智種,第三外道; 復有外見,偏學有為,行符咒水,驅鬼遣神,惑亂世人,增長惡見,滅佛正見,第四外道; 復有道依休咎,學問吉凶占卜鑒形,先兆禍福,惑亂世人,滅佛正眼,第五外道; 復有裝模作樣,空腹高心,未證言證,未悟言悟,一言半句,便為究竟,不食油鹽茶果醬醋,執持邪戒,惑亂無智,不用看經念佛,不用作福參禪,不用出家受戒,不用投禮明師,偏指色身,與佛無二,誑惑無知,同入黑暗,斷善根苗,滅智慧種,執著癡頑,第六外道。

  4. 果报:

    1. 异熟果:根据动机和程度不同,投身于相应的三恶道中。

    2. 等流果:

      1. 同行等流果:生生世世为邪见者,由邪见衍生的过患不可思议。

      2. 感受等流果:愚痴喑哑之人,生于无佛法的边地,不信因果,毁谤三宝,愚昧无知,常被恶见欺诳,心烦意乱。心态不正常,各种事情扰乱内心,遭受他人的邪见攻击。

    3. 增上果:投生于物资鲜少、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之地,却自认为可以安身立命。当亲受一切滋生物质渐次消失隐没之苦。

    4. 士用果:邪见造的恶业将与日俱增,生生世世延续无边的痛苦,恶业越来越增上,漂泊在无边的轮回中。

5. 在十不善业除杀生以外,还有哪种恶业的罪业最严重?

补充笔记

邪见:

  1. 无因果见:

    认为行善无功、作恶无过的观念就叫做无有因果的见解。认为行持善业没有功德,作恶业没有过患,这种观念就叫无因果见。

    很多人都是安住在无因果见当中,这是非常典型的邪见。有些人知道有善恶、因果之说,但是他不相信,觉得是迷信或者毒术,是毒害人们精神的观点。还有些人根本不了解善恶、因果之说,觉得根本没有。所以不管有意也好、无意也好,认为作善法没有功德、造恶业没有过患,这种观念都叫做无因果见。

  2. 常见断见:

    1. 断见:比如《黑自在书》中说:“犹如日出水下流,豆圆荆棘长而利,孔雀翎艳诸苦乐,谁亦未造自性生。”意思是说,持断见的人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不是谁牵引而上的;河水向下流淌也不是谁人引领下去的;水下流也是无有因果的,自然而然的。

  3. 按照《俱舍论》的观点来分有五种见,包括邪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和萨迦耶见。

    1. 五种见当中邪见是第一个,并把无因果见纯粹定义成邪见。所以说,按照《俱舍论》的分法,无因果见就是邪见。

    2. 《俱舍论》中的边执见就是常断见或者有无见。

      1. 边执指有两边,常边是一边、断边是一边,所以叫边执见。

      2. 因此,在《俱舍论》的五种见当中,真正的邪见就是无因果见。

      3. 常断见并立起来安立的叫边执见。所以说常断见可以和无因果见分开来。

  4. 广义来讲:只要是不符合于实际情况的都可以叫邪见。

    1.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注释》当中也把常见、断见分了很多种。

      1. 最粗大的当然就是数论外道的常见和顺世外道的断灭见等等。

      2. 还有就是属于小乘的、唯识的、乃至中观自续派的这些,它相应的是中等的、微细的常断见但那种常断见和这里的邪见已经不是一个等次了,虽然名字取为常断见,但是从出离心、菩提心、还有空证见来看,它是针对最高标准来讲的一种常断见。如果相对于最粗大的来讲,那肯定不是常断见。所以在佛法当中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分类。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