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讲:业力 —— 思维因果不虚

思考题

1. 前行仪轨只用一句颂词来描述因果业力,是否足以说明因果关系?

  1. 足以。

  2. 但对于初学者,还是需要后续的详细解释。

  3. 善恶业力异熟随后行。

2. 请用一句话讲述业的运作方式。

  1. 如是因如是果,诸法一定是因和果的相关对应,这是业力法则的运作方式。

  2. “善恶业力异熟随后行” —— 行善作恶的业因,如影随行般一直跟随着自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异熟果报不会错乱。即便今生没有合适的条件令其成熟,未来世也必定成熟。

3. 本节内容的核心提示是哪三个?

  1. 自作自受;如是因如是果;慎守起心动念。

  2. 大菩萨代受众生业、大成就者修自他相换,这于“自作自受”矛盾吗?

    1. 不矛盾。代众生苦,是存在的,可行的。

    2. 代众生苦,也是这个众生自己的福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有因缘才有可能代受、相换。

  3. 我为父母放生,这个算他们的善业吗?

    1. 其实作为父母,子女孝顺,以父母的名义作种种善业,这个也离不开因果。这也是父母善的果报。

4. 因果的重要性:上师在视频中提到要“尽可能”的了知因果,为什么?

  1. 因果是佛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2. 外道也有很多“因果”的观念,要细致观察,以防混淆。

  3. 尽可能是指尽自己所能,因为十地菩萨也不能彻底了知因果。

5. 恶业是由什么引发的?

  1. 由十不善业引发。十不善业由五毒引发。五毒由我执引发。我执由无明引发。

  2. “业”是从哪里来的?来自于执着。那什么是执着?无明。“于此无欺因果正道中,显现一切轮涅之诸法,虽知自作定熟于自身,我等无力如法做取舍,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能作善恶取舍求加持。” 你怎么理解“显现”的?

6. 修行佛法能去除众生痛苦的原理是什么?

  1. 了知因果是自作自受,于是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任何动机和行为负责。

  2. 了知如是因如是果,于是对善恶的动机和行为会有取舍,断恶行善。毕竟没有人想受苦。

  3. 了知一切都是因果业力使然,于是更容易接受痛苦,从而不会因为觉得命运不公而过分懊恼。

  4. 由于痛苦的因是恶业,但是恶业的成熟需要因缘和合,于是通过修行佛法,通过忏悔法门,或者以善法来对治,可以延缓乃至断绝恶业成熟的因缘。

  5. 通过修持佛法,最终可以了悟万法的本性,消除二元对立,也就从根本上断除了执着,也永远的消除了痛苦。

7. 万法皆空与因果不虚

  1. 胜义谛

  2. 世俗谛

8. 为什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9. 命运是无可改变的吗?为什么?

  1. 因果不是宿命论,所谓的宿命,就是命运已经注定,不可改变,无论好坏,只能默默接受。

  2. 佛法的观点是,善恶业之间是可以相互对治、相互转换的。

  3. 善业可以因为没有菩提心摄持、或者没有如理回向,导致善根被摧毁。

  4. 恶业可以依靠四对治力(厌患、所依、现行、返回)进行忏悔,破坏恶业成熟的因缘,使其无法成熟。

  5. (陶土的公案)

笔记

1. 业因果是佛法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1. 佛陀初转法轮,宣说的“四圣谛”,就是在阐述轮回和涅盘的两重因果。

  2. 思维“因果不虚”是笃信佛法的基础:

    1. 没有信仰的人,大多都不信因果:

      1. 因果看不见、摸不着

      2. 没有仔细去抉择和思维,即便有承许粗大的因果,但也持有常见或断见

    2. 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会有不同的“因果”观念:

      1. 无因论:认为万事万物是偶然产生的

      2. 非因计因论:认为“爱拼才会赢”,过分的认为后天的努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 有神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由造物主创造,如果想要获得快乐,必须取悦造物主

    3. 佛教:

      1. 是承许前后世的基础

      2. 是承许三善道、三恶道,承认六道轮回的前提

      3. 是承许能够获得圣者阿罗汉、乃至获得佛果位的基础

  3. 必须尽可能的了知因果。

    1. 通过闻思修去了解

    2. 能了解多少就是多少(透彻的了解因果十地菩萨也办不到)

    3. 依赖佛陀的智慧:因果规律并非佛陀创造的,而是佛陀通过智慧观察而发现的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

    4. 依靠自己的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因果不虚,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察和思维因果

    5. 相信佛陀的圣教量

2. 什么是“因果”

  1. 因: 一切的动机和以此为导向的行动。

    1. 身、口和心,造业

    2. 好和坏的习气为动机,作导向,

    3. 善业也是一种习气。(“清净一切善业力”)

  2. 果: 对动机与行为的回应。造了善业,返回的就是安乐;造了恶业,返回的就是痛苦。

  3. 山河大地及一切的轮回、涅盘(相对来讲的),都是因果而来;因果又是由自己的阿赖耶识、意识所造的。所以,因果都是自己造的。

3. 核心提示

  1. 自作自受:业是自作自受的,每个人必须面对和承担自己的业果。

    1. 了知这一点,我们在造恶业的时候,会比以前多一点犹豫,这就是学习了因果之后起到的作用。

  2. 如是因 如是果: 什么样的因就是什么样的果

  3. 慎守起心动念: 用正知正念约束自己的行为、内心的念头。指导自己断恶行善。

    1. “修行的目的,即修好自己的内心并引发正确的行为以致于解脱。” —— 阿秋喇嘛《正信甘露》

4. 实修步骤

  1. 断恶:断除身口意所造的恶业

  2. 行善:行持应行的善业

  3. 一切为业的自性:所有凡夫人的种种苦乐也好,菩萨们的种种示现也好,都是业的自性,都是因为各式各样的业,而导致各式各样苦乐的表现。

    1. 座下修持: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因果不虚,随时随地都可以思维因果。

5. 解释颂词

  1. 所有因果都包含在这句话里面“善恶业力异熟随后行。”

    1. 解释:善业、恶业随时随地都跟随着你走,片刻不会离开。无论你投生到哪里,因缘和合,无论果报成熟与否,但是业力会一直跟随着你。

    2. 比喻:大鹏金翅鸟翱翔在空中,但是影子最终还是会出现在地面上。

    3. 异熟果报:因缘没有和合的时候,就暂时不会成熟。但未来因缘和合的时候,就会成熟。

  2. 业的本质:

    1. 轮回中,善趣的快乐很快就消逝。

    2. 今生的快乐、痛苦、不合意等等,都是业操作的。业力造就了这个轮回,而且推动了这个轮回,业力没有消尽的时候,我们还要继续在轮回中投生、继续演戏、造业、流转。

    3. 阿赖耶识,看不到。我们内心的想法,念头,在哪里?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不是什么没有,还是存在的。所有的善业、恶业,都还在阿赖耶识里面,

    4. 恶业由什么引发?五毒。我执而来。由于对我的执着,于是产生了二元对立的分别心。为了彻底的断除我执而修行。

      1. “无有轮回涅盘名,若识彼性即成佛,不识有情陷轮回”

      2. 不了解万事万物的本性,就叫做无明。了知万事万物的本性,就是智慧。

  3. 不能依靠佛法而造恶业

    1. 团体问题:无有你的团体、我的团体。所有的团体都是三宝的事业。

    2. 法的问题:无有你的法、我的法。所有的法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法。

    3. 交易的问题:不能把佛教团体作为自己的交易平台。

    4. 总之,不管自己是不是天天念经修法,关键是在于一定要好好看看自己到底在想什么。

  4. 现在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显现。

    1. 每个人的业力都不一样,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想法、思维、外表、遭遇、受用都一样。

    2. 因果的果报显现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什么时候显现,这个很难确定。

      1. 善业很大,善果可能很快就显现。

      2. 恶业很大,恶果可能今生就显现。

  5. 业不异空,空不异业:在了义的境界内,超越二元对立,没有因果;但是在世俗谛中,因果不虚,业力存在。

  6. 种下的因一定会实现吗?

    不一定。

    造了善业,但没有用菩提心摄持、没有好好回向,这个善业就很容易被摧毁。

    造了恶业,如果用四对治力忏悔,这个业力无法因缘和合,恶果就无法成熟。

    反驳了宿命论。

  7. 基(对像、基础)发心(动机、想法)加行(行为、措施)究竟(结果)* 四个原则全部具足,才能称得上犯根本戒。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