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讲: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Last updated
Last updated
万法无常难以确定,但有五项能够确定的事实是什么?
生际必死:凡是有生,就一定会有灭。
积际必尽:积累的财富,总有散尽的那一天。
合久比分: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终有离散的一天。
堆际必倒:堆砌的事物、建筑,终有倒塌的一天。
高际必堕:权力地位再高,也总有下堕的一天。
人人都会死亡这事公平吗?
人人都会死亡是非常公平的事情。
每个人死亡的方式不一样。
每个人死亡去向的地方也不一样。
但是不能因为公平,就认为,大家都会死,大家都在忙世间法,我怕什么?
因为死的时候,痛苦,他人丝毫也替代不了。
想方设法地积累更多的财富,会使我们更幸福更快乐吗?
财富受用,外界对感官的刺激,确实可以使我们快乐。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外界的财富受用,是快乐的源泉。
真正的快乐源泉,是源自我们内心。
但是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害怕失去
希望更多
由于死亡是一定会到来的,而这些财富最终无法带走一丝一毫。
临终的时候,这些财富也无法为我们减轻痛苦,或者使我们脱离轮回。
内心没有解脱,无法真正的享用外在的财富和受用,只会由于执着,被外界的财富和受用所奴役。
合久必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凡是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因缘和合就必定有聚有散。
所谓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为什么难以为继?
人生总有起伏的变化。
优越感是傲慢的烦恼。
出世间的境界,与优越感是对立的。
世间的优越感:
成因难以维持:高强度的学习、工作随着年龄的增加,无法保持;外在世界瞬息万变,无法恒久把握变化。
结果难以预测:今天工作很好,不代表明天的问题你能够解决,因为是无法预测的。
如何理解“无常转为道用”?
因缘和合的东西,没有一个是不变的。凡是有变化,就是无常的。
如果不学佛的人,他认为学佛与自己无关,你准备如何劝他“为死亡做准备”?
不学佛的人,也可以用自己的慈悲、智慧、力量,去种善因。
每个人都有心识,心识的本质就是如来藏,也是慈悲、智慧、力量的结合。
认出如来藏,就开悟;如果继续修持,就能成佛。
人身苦短,既然早晚都要死,为什么不能好好享受人生呢?
为了死的时候做一个准备。
死亡的时候,什么是有帮助的?什么是没有帮助的?
什么能够让你更好的走到来生?生前种下的因是跟着你走的,这个业是跟着你走的。
怎样种善因?闻思修持。
筹备“思维无常”。
因为无常,而生起出离心、精进修行。
虽然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会死”,但当死亡发生的时候,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这是为什么?
死亡随时可以到来,没有办法做准备
死亡来的时候,谁也阻挡不了
自己死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总有一种盲目的自信——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会死,导致常见,障碍修行
拖延和懒惰,就算我们学习佛法的知识再多,但是如果没有实地修持
【思维】七十亿人,每一秒钟死两到三个人
【思维】不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有死的可能
【思维】反观自心,自己是否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会死,会活很久?
【思维】错误的价值观会导致错误的幸福观:
潜意识里的常见导致我们错误的相法:认为我们不会死,或者,我们有大把的世间
世间欲望膨胀
出世间懈怠懒惰
知识不实修,无法调伏内心 —— 很多的道理我懂,但是面对真正的问题,我们却无法去面对
“闻思所知功德虽具无量,但自心与法不相融合,则无法调顺烦恼怨敌。” —— 无垢光《精要明镜》
闻思修是同时进行的:
“通过闻,我思与修;通过思,我闻与修;通过修,我闻与思。结合所有这些修持为一,我知道如何以法入道,我是离于成见的噶当巴,我理解事物仅仅是显现,就像一个演员有许多面具去表现所有精华,这就是噶当巴的传承。” —— 仲敦巴尊者
【思维】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会死,我怕什么?
如果国王只对某一个人征税,这个人就会觉得不公平而不高兴;但当国王向所有人征税,那么这个人就会开开心心去缴税。“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 《论语》
对治:死的时候承受的痛苦,只有你一个人承受,别人死不死跟你没有关系。就好比,牢房里的死囚再多,也无法减少每个人死亡时候的痛苦。
如果没有用菩提心摄持,或者用回向印持,我们所积累的功德也会丧失。
【思维】为什么我们要累积很多的财富?
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强大的我,我们为了让它有安全感,我们不得不扩大
自己没有钱就觉得不安全,有钱了就觉得有安全感,这是由于我执导致的
不停的购买衣服,即便穿不完依然不停的买,穿的衣服实际上不是为自己穿的,而是给别人看的
“设得多利养,长时享安乐,死如遭盗劫,赤裸空手还” —— 《入行论》
【思维】不能走极端,在合理范围内谋求生活的保障。
【思维】工作只是谋生的方法,不是我们生存的目标
金钱、权利是生命成功于否的象征,你怎么看?内心自在是最好的幸福,你怎么看“内心自在”?
【思维】如果把工作的精力拿去修行,也许早已证悟
【思维】人生已经很痛苦了,我为什么不去享受一下呢?
可以享受一下
但最悲哀的一点在与,这些外物并没有真正的愉悦过你,你即便因有尽有,但你的内心一直处在“担忧失去”和“希望更多”的两种烦恼当中。
“历尽聚守苦,方知财多祸;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 —— 《入行论》
内心没有达到自在,即使获得了很多受用,也没法真正的去享用,相反,自己成为外在物质的奴仆。
受用越多,自己越容易被受用所控制,而不懂如何善巧的运用自己的受用
“一个人,他拥有多少财产,就会有与之同等的痛苦。例如,拥有一匹马的主人也会担心它被敌抢走、被贼偷走、草料不足等等而整天顾虑重重,虽然只有一匹马,却给自己增添了许许多多的苦恼。同样拥有一只羊也会有一只羊的苦楚,甚至仅仅有一条茶叶也必定会有一条茶叶的痛苦。如云:“若无财产远离敌。”假设一个人清贫如洗,那么他绝不会有仇敌的骚扰,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快乐。所以,我们一定要追随往昔出世的诸佛、圣者前辈的足迹,根除对财产受用的贪执,像鸟雀寻找当天食物一样无牵无挂地唯一修持正法。”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任何因缘和合的事物,一切有为法注定有聚有散。
一个缘起物,依赖于另一个缘起物,是靠不住的。有聚合,就有离散。
精神也好
物质也好
【思维】由于合久必分,我们会变得不那么自私,我们会多从他人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对家庭和睦有很大的帮助。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相对高和低的时候。
须弥山也会倒下来。
成功的人士,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