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讲:发菩提心的具体实修引导(2)菩提心的本体和分类

思考题

1. 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慈悲以及世间慈善事业是不是菩提心?

  1.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出于慈悲而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出于智慧而希求圆满无上菩提。

    1. “发心为利他”,愿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

    2. “求正等菩提”,让一切有情脱离苦因及苦果而获得圆满的佛果位。

    3. 慈悲和智慧结合,就是菩提心。

  2. “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何况恒施予,无边有情众,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 ——《入行论》

2. 按发心心力的大小,菩提心分为哪几种?最殊胜的是哪种?

  1. 三种心力的发心,本质都是菩提心,只是力度不同。由于力度不同,所以功德也不同,成佛的速度也不一样。

  2. 国王式发心:发愿为利益众生而力行大愿、先证菩提像国王先摧毁一切外敌内患,坐稳王位之后,才能更好地履行君主义务,安抚普天下百姓民众此比喻修行人发愿自己先成佛,然后再将一切众生度至佛位。

    1. 比如一家人都很饥饿,但是只有一碗饭,只够一个人吃的量,但是有一对夫妻然后还有好几个小孩。就这一碗饭怎么办?怎么分?如果把这一碗饭这一个人的量平均分下去,大家都是差不多要饿死,因为本来只有一个人的量,你再把一个人的量分成若干份,那每个人吃一点点。看起来好像是平等的,但是最终大家都活不成。这个时候这个父亲他就很勇悍的、很勇敢的他一个人把饭吃完,他把饭吃完之后马上出去找吃的。 —— 《广论》公案

    2. 国王的发心又叫做广大欲乐之发心。广大欲乐首先想自己先成佛,然后自己成佛之后,再把众生安置在佛地,叫做广大欲乐之发心。这种心力三种当中属于下等的。

  3. 船夫式发心:指修行人发愿自利利他,希望自己和一切众生同时一起成佛,获得解脱的妙乐。如同摆渡的船夫,目标与努力都是为了自己和所有船客一同到达彼岸。

  4. 牧童式发心:愿一切众生皆因善业功德而开悟成佛,而自己将在每一个众生都证得正等觉之后才成佛。先将一切众生都安置于佛位,然后自己方证佛果,才会最快速达至最高的成就。

    1. 发心应从心底真切发出,完全出于对苦难轮回众生的慈悲,才会有无与伦比的巨大心力。

    2. 如果自己偷偷的想“只要能快点成佛就发第三种心吧,反正也不可能所有人都真的成佛。”如果这样想,实际上已经不具备牧童式发心了。

  5. 最殊胜的是“牧童式发心”。

  6. 从修法获得的利益分析,动机不同功德也大不相同:

    1. 下根者在三十三大阿僧祇劫证得佛果;

    2. 中根者历经七大阿僧祇劫证得佛果;

    3. 上根者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证得佛果。

  7. 行者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发心方式去实修。

  8. 【提问】如果先求生净土 再回来度众生 算是哪一种发心?

    1. 三种都有可能。

3. 从修持境界的角度,菩提心分为哪几类?分别对应五道十地哪个阶段?分别要断除的是什么?

  1. 信解行发心(资粮道和加行道)

    1. 对菩提心的本身产生一个很殊胜的定解,安住在这个定解的状态去发心的,所以这个叫胜解行。因为胜义菩提心还没有现前,主要是通过胜解的方式来发心。

    2. 生起清净的世俗菩提心

    3. 没有证得胜义菩提心

    4. 资粮道行者只在理论上了解

    5. 加行道行者只是接受

  2. 增上清净意乐发心(从初地-七地菩萨)

    1. 为什么叫清净意乐呢?因为到初地之后就证悟了圣地,自私自利的心没有了,所以,这个时候因为证悟了圣地的缘故,出定位有很清净的增上的世俗菩提心,入定位有胜义菩提心。

      1. 因为没有凡夫人的这些粗重的烦恼障碍,没有很粗重的我爱执障碍,所以叫清净意乐。

      2. 又因为有证悟胜义智慧的缘故,所以这样的菩提心本身也非常清净。所以叫清净意乐。

    2. 证悟空性见道能产生无造作的胜义菩提心

    3. 烦恼障——直接断除;所知障——间接减少;我执细微习气-——出定偶尔生。

    4. 有一定的能力直接去利益众生。

    5. 出定偶尔产生的我执细微者习气不能产生实际效用,不会成为道障,更不会像众生被业力牵引而流转轮回。

      1. 道障:

        1. 就像口袋里装着檀香木,檀香木丢掉以后,口袋仍然有檀香的香气。但是这个香气并不能产生实质性的作用,比如,檀香木可以入药,但是口袋里残留的檀香的香气无法入药。

        2. 在获得见道位之前,修行的时候,烦恼障和所知障会产生道障。比如,身体在打坐,但是内心的我执依然很强烈,让自己内心散于外境,这种散乱对修道是有直接的障碍。

  3. 异熟发心(八地-十地)

    1. 一到七地的清净意乐,主要是远离凡夫,远离了我爱执,从这个侧面来讲,叫做清净意乐;而三清净地的意乐,他没有烦恼障,烦恼障断尽了,这个叫清净地,完全没有烦恼障了。

      1. 有烦恼障就不清净,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一到七地以下都是属于不清净,因为烦恼障的种子还没有断尽,相续当中虽然烦恼不现行了,一地以上粗重的烦恼像贪嗔痴很强的烦恼不会现行。但是不现行,它的种子还在,烦恼障的种子还有,还没灭尽。所以,一地到七地,也属于这个不清净地。

    2. 也叫三清净地。过去在资粮道、加行道发的愿已经实现。

      1. 什么叫异熟呢?异熟就是一个业成熟了,成熟了之后叫异熟,就异时成熟,他的业因已经变成业果了,这个叫异熟。

      2. 如果已经熟了就没办法阻挡,他不需要再勤作也会成熟的,这个叫异熟。

      3. 所以,为什么叫异熟发心呢?因为到了三清净地之后,他相续当中的菩提心不需要勤作,完全不勤作也可以成佛。

      4. 如果造了一艘很大的海船,以前的造船厂和现在不一样,以前造船厂可能需要从陆地、河道慢慢拖到大海,然后在这之前的速度很慢很慢,船在陆地上慢慢挪,速度特别慢。但是一旦进入大海了,船的帆一挂起来之后,它借助风力而行,你不用去划,它自己无勤就走了,大概是这个比喻。—— 《入中论》比喻

      5. 有些解释说:“七地以下还会退,八地就不退了。”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不退的意思是说我不勤作也会成佛,我不动不勤作也确定会成佛的,所以这叫做不动,这是八地的特点。

    3. 烦恼障——无一丝留存。所知障——逐步断除细微。习气障——十地末金刚喻定彻底断除,究竟成佛。

    4. 像庄稼成熟一样,是成办广大他利的时间

  4. 断障发心(佛地)

    1. 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全都断尽。

      1. 所谓的发心已经到达果位了,已没有障碍的这种状态取名叫“发心”。十地还有所知障,所以不能叫断障发心。

      2. “所知障”不是说:“学了好多啊,所知太多了,障碍了。”不是这样的要不然佛陀成为所知障最重的一个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知障”就是对所知万法无法彻底了知,对一切万法所知万法的本性无法全部了知,这个障碍叫所知障。

    2. 法身佛究竟的智慧,有没有菩提心?

      1. 胜义菩提心得而不失。

      2. 并且能令无量有情众生发心的开端。

4. 什么叫世俗谛菩提心和胜义谛菩提心?二者是什么关系?分别对应什么境界?

  1. “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世俗与胜义,许之为二谛。胜义非心境,许心是世俗。” —— 《入行论》

  2. “由世俗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 —— 《中论》

  3. 世俗谛菩提心:

    1. 资粮道和加行道行者、见道到十地菩萨出定时:有慈悲者/被慈悲者二元分别,在分别念上发起并集中在分别念中

      1. 因为是在出定位,即便是菩萨出定位之后,他仍然有起心动念,还是在出定位的时候生起我要成佛、要利益众生这种心,只不过这里面少了实执,但是他还是会产生这种为了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这个也算是世俗菩提心,也符合世俗菩提心的本体。

    2. 表现形式如仪轨中“种种显现虚幻水月相”

    3. 它的生起和修行包含:愿菩提心、行菩提心。

    4. 世俗菩提心需要依靠仪轨生起。

    5. 仪轨有两种:

      1. 中观/深观派/文殊菩萨-龙树菩萨

      2. 唯识/广行派/弥勒菩萨-无著菩萨

  4. 胜义谛菩提心:

    1. 胜义菩提心是分别念隐没于法界的智慧,即究竟(绝对)菩提心,是对真实本性的证悟,是了悟万法真如实相的出世间究竟智慧。对远离一切四边八戏的法界真实的安住,真实的现前,这个时候就叫做胜义菩提心,这方面叫胜义菩提心。

      1. “四边”包括:有、无、亦有义无、非有非无,这四者成为四边。

      2. “八戏”包括: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这八者是成为八戏。

      3. “我与一切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了知如是之自性,即发无上菩提心。” —— 《开显解脱道》

    2. 去除粗重的我法二执后,显现生命最原始本然状态——法性,超越一切概念和知识局限

    3. 从胜义菩提心中,空性智慧和无缘,大悲自然流露,毫无造作,自发利益一切有情

    4. 是初地至十地菩萨入定时的状态,即诸佛的境界

    5. 仪轨中“令其自证光明界休息”,表明了修菩提心的根本目标——让众生从轮回苦痛中停息下来,在胜义菩提心的状态中获得彻底休息。

    6. 胜义菩提心是出世间的智慧,它依靠修持证得,自然流露,毫无造作,是对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的了悟,是离一切戏论的大圆满境界

    7. 有能力直接去利益众生,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才真正具备利益众生的能力

    8. 究竟菩提心的训练,即空性实修的方法,是寂止与胜观的合一,或称为止观双运

    9. 若行者从自己的上师处接受了特定的把心安住在当下刹那的教授,那就是究竟的菩提心。

    10. 把心安住于当下,行者的念头就不会失控地横冲直撞,追溯过去、纠葛现在、妄想未来。

    11. 真正的胜义菩提心必须依靠修行力才能获得,不依赖于仪轨。

  5. 关系:

    1. 达成究竟菩提心,依赖世俗菩提心纯正慈悲的发展

    2. 圆满相对菩提心,有赖究竟菩提心无碍同体智慧的成就

    3. 当修行取得进展时,胜义世俗两种菩提心会相互加强

    4. 胜义菩提心瞬间的了悟,能让世俗菩提心的修行树立起具有指导意义的正知见

    5. 世俗菩提心的修行,拓展胜义菩提心的领悟

    6. 真正的胜义菩提心必须依靠修行力才能获得,不依赖于仪轨,而初学者发世俗菩提心则需要依靠仪轨,在上师面前受(或者自己在皈依境前受菩萨戒)。

  6. 菩萨戒:

    1. “为使所得到的菩提心不退失并且日益增上,随时随地反反复复这样受菩萨戒。” —— 《大圆满前行》

    2. 菩萨戒具有一个特点,菩萨戒可以反复的受,而且戒体也会增上,别解脱戒只能受一次,不可能反复受的,然后戒体也不可能因为反复受而增上。然后戒体也不可能因为反复受而增上,但是菩萨戒不一样了,菩萨戒可以反复受,每天都可以受好多次。比如我们念菩萨戒的仪轨,一天念三次,或者念若干次等等,就是通过受一次戒,就可以把不太严重的犯戒,比如上午我犯了一些菩萨戒,通过再受一次戒,相当于我的戒体就清净的,可以增上戒体的功德。

5. 世俗谛菩提心分为哪两类?二者的关系是什么?我们观修的属于什么菩提心?

  1. 只有先发出愿菩提心,才会生起行菩提心

  2. 大乘的核心,正是愿、行二菩提心,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一切众生而成佛,这种愿望和行动尽未来际都不会烦厌。

  3. 愿菩提心:确立目标。见人坠入激流/希望他逃脱/想立即救他的愿望

    1. 理论了解真相后,对不明真相众生生慈悲,为得果位而立誓发愿:我要为一切众生脱离轮回,成就无上佛果。

    2. 运用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三种修法,善巧生起并增上愿菩提心。

  4. 行菩提心:为达目标付出的行动。决心已下/跳入激流/救起溺水者的实际行动

    1. 想要修行得果的因,或方便的六度之心愿,在因上立誓,是行菩提心

    2. 修行六波罗蜜,将度生之愿付诸行动 —— “从今乃至菩提果,如海诸部坛城主,上师金刚萨埵前,吾以深解信皈依。一切等空诸有情,为得安慰竟乐地,身口意之诸精勤,皆当不离菩提道。”

    3. 从今后身口意一切心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乃至吃饭、穿衣、睡觉都不离菩提之心、菩提之道。

  5. “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 《入行论》

  6. 观修属于世俗谛菩提心。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