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五种圆满,法器之三过,六垢,五不持,依止四想,六度,其它威仪。

发心:五种圆满(五种决定)

与显宗的发菩提心不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

之前的“三殊胜“属于显宗的部分,五种圆满属于密宗的部分,属于一种净观。

本质是一种智慧。直接在果位的见解上去修果,所以密宗就叫果法。

前面显宗的发心,是菩提心的发心。这里是胜义谛的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一种智慧。此处密乘的发心虽然也叫发心,但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 清净观。这种清净观是相应于实相的一种清净观,是层次很高的一种发心。所以我们要了解,这里的发心和前面显宗发心的侧面不一样。

把不清净的观为清净的,这就叫净观。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把不清净的观想成为清净的,而是这一切本来就是这么清净的。

我们自己五根、业力不清净,所以我们周遭显现的都是不清净的,所以我们通过“一切万法当下完美”,这样的一种训练方法,达到见到本来清净的境界。等我们真正达到境界的时候,这就叫净相。

传法、灌顶时错误的发心和正确的发心

五种圆满

正确

错误

处所圆满

莲花光明宫殿

极乐世界

北京、拉萨等不清净的处所

上师圆满

莲花生大师

阿弥陀佛

普通的凡夫上师

眷属圆满

男众为大成就菩萨、男性本尊

女众为女性本尊、空行母

普通的凡夫,师兄们

教法圆满

无上密续

大乘佛法

有的是下士道的法,有的时候讲的是中士道的法,有的时候讲的是上士道的法

时间圆满

永恒无尽的

过去、现在、未来三时,都在讲法

现在在传法,等下就结束了;今天听完了,明天就没有了

密宗发心的必要性

接受灌顶也是需要保持净观,否则得不到灌顶。大圆满的成就者更是随时随地都处于这样的境界中。

如果不了解净观的重要性,哪怕你的身体在场,由于你的发心不正确,即便具有了听法的样子,但都没有实际的意义,佛法和灌顶很难融入到自己的相续中。

行为

所断之行为

法器之三过

  1. 耳不注如覆器之过:

    • 覆器:把容器倒扣过来。指听法的时候,没有专注听说法的声音。

    • 耳根专注于窗外的声音,耳识分散到其他处。

    • 身体在会场,但心流浪到全世界,上师虽然很想给你装入佛法的甘露,但也没有办法。

    • 打瞌睡,耳根闭塞,听不到声音。

    • 交头接耳,打乱别人的传承。

  2. 意不持如漏器之过:

    • 意不持:听法的时候,心没有专注去思维,领受法义。漏器:比喻破漏的容器,无法存留妙法甘露。虽然耳根在听法,但是内心没有去思维、记在心中,就像破漏的容器,上师讲的在多的法,全都漏掉。

    • 听法的时候要及时归纳和总结,修持和运用。听闻佛法不要肤浅的了解,就满足了。千万别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还要深刻的去领会,还要运用到生活中,调整自己的身口意。

  3. 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 杂烦恼:听受正法的时候,内心充满了贪、嗔、痴等五毒妄念,或者内心有着贪图地位、谋求利益等动机。毒器:有毒的容器里,即使装满了甘露,甘露也会被染污。上师无上的甚深妙法,如果心不清净,用错误的发心来听法,珍贵的妙法也被染污。为了个人的目的、为了得到赞扬、夹杂五毒等。听到的正法也变成邪法。

当然听闻佛法的功德是有的,但是能不能真正受用,这个很难。

  • 闻法时要像野兽闻声一样:专注

  • 思维时要像北方人剪羊毛一样:剪得干干净净,一点都不剩,而且剪的时候一层一层的剪。

  • 观修时应如愚人品味一般:嘴上无以表达,内心去体会。

  • 行持时应如饥牛食草一般:不挑三拣四,而是饥饿的行持,永远不满足。

  • 得果时应如云散日出一般:很清晰很明朗的获得觉受、证悟。

六种垢染

傲慢无正信,于法不希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

  1. 傲慢心:

    • 主要是说在闻法的时候,认为自己的理解远远超过了传法上师,或者认为自己的境界比讲法者高。上师讲的法再殊胜也没有办法受益。

    • 傲慢心非常的细微,很难自我察觉。

    • 傲慢会导致:看不到他人的功德,也看不出自己的过失,就无法获得佛法的加持,法义无法融入心。

    • 对治:

      1. 要经常的反省。

      2. 依法不依人:具德的上师,给我们讲的任何法,讲的法世间的一些法也好,出世间的一些法也好,基础的法也好,高深的法也好,都是会有帮助的,都是能够调伏我们的法。

  2. 信心:

    • 对传法上师、所讲的法没有信心,那么就没有办法真实地了知佛法的要义,也无法调伏自己的烦恼。要接受上师善知识的加持,完全依靠信心。

  3. 不希求正法:

    • 对正法没有希求心,虽然遇到了具德善知识,也对这个善知识有一定的信心,但是我们不求正法,内心不真正的渴求佛法。

      1. 对正法的功德不了知

      2. 对解脱的利益不了知

      3. 缺少福德,种姓没有苏醒

    • 公案:马尔巴大师:晚年的时候,为了给米拉日巴尊者传法,于是自己去印度找自己的上师那若巴给自己传承。

    • 对治:认识到佛法难闻和佛法的殊胜功德

  4. 心散乱多妄念:

    • 听法的时候,回忆过去,妄想未来,不断的幻想。心思旁骛、散于外境。太过于放松。

    • 对治:身心收摄

  5. 五根内收:

    • 五根都不工作,也不能太紧,过于紧张、过于专注。太过于内收,导致昏沉、瞌睡。

    • 对治:诸根悠然、神志清晰

  6. 无忍耐心:

    • 上师传法、自己修法的时间延长,然后内心产生疲劳、厌倦。这不一定是根本上的“舍法”、“谤法”,但对法产生了厌烦心,于是对法和法义都不愿意接受,缺少了欢喜心和恭敬心,这样的心态无法获得法义。

    • 过失:舍法罪

    • 对治:

      • 在造舍法罪前,发愿、忏悔,退出经堂

      • 思维:

        • 往昔白白耗费生命,此次值遇妙法,听闻过程中的饥渴难耐、酷暑疲劳的痛苦能够代以自他消业

五种不持

持:受持。受持法义的时候,五种要避免的行为。

  1. 知文不知义

    • 文:文字。觉得说法的上师,在传法的时候,觉得语言精妙,于是专注于词句优美、排比、押韵等,而忘失了法义本身。不能“一味注重”。

    • 举例:

      • 经文的文辞非常优美,不去领会甚深的含义

      • 对文字只是望文生义

  2. 知义不知文

    • 觉得语言文字只是一种载体,只是传达佛法的意义,于是忽略了词句的重要性。

    • 法义和词句是相互的,不依赖词句,无法理解法义。

    • 举例:

      • 知道一切都是空性就可以了,《中论》等经文不需要学习

      • 打坐就可以了,祈祷文不需要念

  3. 不理解上师说法的密意

    • 上师说法的本义不是这样,听者却依靠自己的分别念去理解、去传达给别人。不理解了义和不了义。

    • 初学者很容易“未领会而持”,所以需要长期、广泛的闻思和学习。

    • 对治:依法不依人

    • 举例:

      • 想解脱必须把父母杀死。这地方父母就是无明和业(爱、取),众生流转轮回的父母就是十二缘起当中的爱和取这两个字。

    • 四种秘密:秘密 —— 词句上面表达的是一种意思,但其有更深的含义和目的。

      1. 令入秘密:佛陀为了中下根基进入法义当中,通达无我空性,因此佛陀说五蕴存在,但五蕴当中的我是不存在的。

      2. 相秘密:“别义意趣”和这个意思差不多。首先,遍计所执性就是众生所执着的实有的人我和法我,的确是不存在的,所以叫遍计所执无性。第二个是依他起无性,就是说一切万法因缘而生的缘故是无自性的,通过这个方面讲诸法无相。第三个是圆成实无性,圆成实是讲遍计所执不存在,实有的法不存在。众生认为人和我存在,这是遍计所执,而遍计所执性没有的这个侧面,即空性的这部分叫圆成实性。所以这叫做相秘密,通过三自性来讲一切万法无性。如果不这样讲,让众生直接了知一切万法无自性就会崩溃掉的。

      3. 对治秘密:有些修行者内心当中有这样或那样的邪见和邪分别,佛陀就讲了对治这种邪分别念的教言。

        1. 比如有佛弟子认为拘留孙佛很高大,寿命很长,而导师释迦牟尼佛显现上面出生在人寿百岁的时候,寿命不会很长,也不是那么高大的,对导师就产生一种分别念。佛陀为了对治弟子相续当中的分别念,就故意地说拘留孙佛就是我,我就是拘留孙佛。

        2. 有些众生太过于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尤其是有众生犯了戒律或者造了过患,就会深陷罪恶感中不能自拔。相信因果是好事情,但也有众生太过纠结于自己造的罪恶,堕在负罪感的状态出不来。就这样迷在当中,很难造新的善业,永远处在这个状态当中。为了让有情从这个状态中出来佛陀就会讲,即便是诽谤菩萨以后也会有大的解脱,只要是做一些念诵或者念一句佛号也可以清净所有的罪业。

      4. 转变秘密:了佛陀讲法在大多数时都是浅显易懂的,不像有些婆罗门有很多隐晦的语言,让众生非常难理解,显得他的教育很深妙。为了打消这种轻慢心,佛陀就会故意讲一些法来转变理解。

        1. 想解脱必须把父母杀死。这地方父母就是爱取,众生流转轮回的父母就是十二缘起当中的爱和取这两个字。

    • 四种意趣:意趣 —— 不说穿内心真实的想法,但表达出来是另一种意思。

      1. 平等意趣:,有些眷属说佛陀身高寿命不如拘留孙佛等以前的佛,佛说拘留孙佛即我身是。佛讲这句话在秘密方面就是对治邪分别,但是在讲这句话时佛心中的想法是什么?意趣就是佛陀真实的想法。佛陀真实的想法就是拘留孙佛和我的法身是一味的。

      2. 别义意趣:有些根基的众生不能理解“一切万法无自性”,于是佛陀说“是遍计所执无自性、依他起无自性、圆成实无自性”,这三个都理解以后,就方便理解什么叫“万法无自性”。

      3. 别时意趣:佛陀说“只要念一声佛号,就能成佛”,这个并不是说现在就能成佛,而是因为种下善根,随着善根逐渐增长,终能成佛。

      4. 补特伽罗意趣:某类众生耽着布施,佛陀给他传讲“持戒远远超胜于布施”的法。

  4. 上下错谬(顺序)去行持:

    • 没有遵守正法的原有次第和规律。讲佛法时分别针对下根者、中根者、上根者;初转法轮、中转法轮或末转法轮,针对不同的受众、根基有上下层次的差别。哪些是先学的、哪些是中间学的、些是后学的;哪些是共同前行、哪些是不共前行、哪些是正行,有很多上下不同的层次。如果上下错谬而受持,就会违反佛法的规律。

    • 对治:依照次第修行;依靠一位具德上师的教言为主,不同的上师调化弟子的次第不一样。修《能显遍智妙道》,绝对安全 —— 祖师大德公认的次第。

    • 举例:

      • 菩提心讲在前面,出离心讲在后面。

  5. 颠倒错乱而持:

    • 以邪分别念理解上师的法义,从而与正法背道而驰。

    • 举例:

      1. 有些傲慢生就说根本不是佛讲的大乘,是一个叫龙树的受到魔加持编出来的所谓的大乘经典。

      2. 佛陀讲没有因果就是因果无自性,却被理解成不需要取舍—顶礼也没有善根,放生也没有功德,杀生也没有过失,安住在这种纯粹像是顺世外道的观点中。

      3. 依靠双修而行邪淫;密宗可以肆无忌惮的吃肉、饮酒;

  6. 举例:

    1. 上师说闻思没有意义,实修才有意义。

    2. 佛经说要杀自己的父母。

    3. 佛经说一切都是空性的,所以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了。

    4.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放下了屠刀,没有成佛,所以佛说错了。

应取之行为

依止四想

  • 善男子,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于法作妙药想,于善知识作明医想,于精进修持作医病想。

  • 自己:病人想

    • 人没有做好,五毒没有祛除,自己的心没有修好,所以不会有出离心、慈悲心,认为这个世界非常好(愚痴),内心变得非常的自私。

    • 要深刻认识因三毒、果三苦

      • 变苦:人们所拥有的一时的快乐,也是瞬息万变的,

      • 苦苦:是指前面的痛苦还没有烟消云散,后面的打击又接踵而来,雪上加霜。

      • 行苦: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表面看起来好像没有亲身受苦,但实际上也绝没有摆脱痛苦之因。

  • 善知识:医生想

  • 法:药方想(《能显遍智妙道》)

  • 修行:吃药想,遵照遗嘱去医病。

    • 要得到加持要靠自己,不能希望自己在临终的时候,上师把我们的神识抛到极乐世界。佛陀最大的慈悲,也是给我们宣讲了解脱的妙法,但证悟空性、往生净土、解脱还是要靠我们自己。需要自力和他力,而不是单方面的。上师的慈悲和加持,也必须要靠自己才能得到。

具足六波罗蜜

奉献花座等,随处戒威仪,不害诸含生,于师生正信,无散闻师教,解疑问难题,闻者具六支。

  1. 布施:

    • 布施就是供养,安置法座,供曼扎(37堆、三身曼札、七支供养)、鲜花、水果。

    • 并不是上师需要你们才供养,而是你们自己需要积累资粮,这也是对法的尊重。

  2. 持戒:

    • 打扫会场、装饰得非常庄严。

    • 止恶,“遮止自己不恭敬的威仪”。

    • 修善,“随处做些洒水清扫等善事”,清扫经堂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大的。

    • 公案:

      • 菩萨求般若法门,把会场装扮得非常庄严

      • 菩萨用血水洒会场,防止扬尘

  3. 安忍:

    • 忍受一切困难。严寒酷暑的时候,听受佛法、

    • 不伤害蝼蚁、不伤害周边的道友,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周边的道友。

  4. 精进:

    • 法喜充满的去听法,断除对上师及正法的邪见,满怀虔诚信心、满怀喜悦之情而闻法,即是精进度。

  5. 禅定:

    • 专注的听法,心不散于他处而专心谛听上师的教言,即是静虑度。

  6. 智慧:

    • 向上师要提问,不能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一定要正确的去领会,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提问,消除种种不理解的地方和疑点。(听的时候要边听边思维,否则也文不出来)

其它行为:

  1. 无病而覆首,缠头或撑伞,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

  2. 坐于低处,柔顺威仪,喜眼视师,如饮甘露,专注听法。

    1. 不能伸足

    2. 不能斜视上师

  3. 听到自己听过的法的时候,不能觉得自己都懂就不去听。如果自己没有实修、没有证悟,再听具德善知识传讲一遍,又获得一次加持,会再得到一次触动。

    1. 法应恭谨行,徒说岂有益?唯阅疗病方,疾患何能愈? —— 《入行论》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