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共同前行修持的目的

总说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修行具体步骤

共同外前行 与 不共内前行 的区别

共与不共

  1. 共:跟某某一起共同完成的意思,都要去做的意思

  2. 不共: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去做的,只有部分人去做。

共同外前行 和 不共内前行的区别

  1. 最根本的差别:共同是打基础,做准备;不共是正式的开始去修持。

  2. 共同外前行:三士道都共同要去做的,就是共同外前行。为了让自己的心相续生起出离心,真正的出离心是执着。

    1. 下士道的出离心只是一个相对的出离心,只是脱离三恶道,获取三善道,这只是一个相似的出离心。

    2. 中士道的出离心是出离轮回,安住于涅盘。

    3. 上士道的出离心是不堕落在轮回,但也不安住于涅盘。

  3. 不共内前行:五加行和颇瓦法

    1. 这些修持方法只有大乘佛法里面才有,甚至是只有密宗里面才有的修法。所以这里是不共。

共同外前行的结构

  1. 目的:为了舍弃或者厌离今生和来世,为了打消自私自利。

    1. 暇满难得、寿命无常是舍弃今生的;因果不虚、轮回过患是舍弃来世的。

    2. 如何正确的“舍弃今生”?

      就是不要陷进去。现在是在演戏,但是要把它演下去,演好。不能太投入,完全把自己变成演的那个人。总有一天,证悟了,这个戏就演完了、就没有了。修外前行就是要打破这部戏,打破自己在演戏的时候自己把角色当真了。

    3. 人身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 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 修后于诸轮回福,刹那不生羡慕心, 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 —— 《三主要道》

  2. 作用

    1. 起到警醒自己的作用:让自己转心向法,转向慈悲、智慧、力量。

    2. 利于后面的修法:为什么修完五加行还没有太大的提升?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共同外前行。修法的时候,前面的共同外前行的仪轨,仅仅只是念一遍就过去了,认为重点是五加行,却没有按次第层层推进。

    3. 把人做好:(不悦意境执为悦意境)认为唱歌跳舞、吃喝玩乐是幸福的,这种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扭转过来。思维出离心的同时,也传递了一个做人的标准、道德标准。修持共同外前行,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人做好。

    4. 增长慈悲和智慧,从而提高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对事物的认知改变,做人做事就会与以前完全不同。

    5. 正确的出离心自然而然生起:自然生起出离心,而不是刻意去执着,要生起一个出离心。

    6. 最终目的:成为大圆满的法器。

暇满人身难得

人身实际上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工具。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暇满人生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 《入行论》

核心要点

  1. 完全具备34种条件的人身,才是可以用于修行的暇满人身。

  2. 暇满人身是一个工具,一定要珍惜,好好利用起来。

  3. 今生的暇满人身只有一次,以后有没有很难保证。每天无数的念头中,善的念头寥寥无几,说明暇满人身没有好好利用起来,所以暇满人身显得更珍贵。

修行步骤

  1. 主要是靠在念诵仪轨的时候,内心仔细思考、体会、感受,来完成共同外前行的法。而不是去念咒、积累一些数量。

  2. 修持的过程中,要以三殊胜去摄持

  3. 不修的过患:会浪费人身,坚持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继续痛苦。

  4. 获得验相以后,就可以思维下一个主题。

验相

  1. 情不自禁的想去修法

  2. 边额瓦(金厄瓦)格西,一生没有怎么睡过觉,念诵了九个亿的不动佛心咒。

  3. 随时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都想精进的闻思修行。但不是说不去生活,因为佛法是为了获得暂时究竟的安乐。慈悲心和智慧,还有遣除、克服一切违缘障碍的力量(能力)。

什么是“暇满难得”

  1. 暇:有闲暇、有机会、有条件。有机会也有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快乐和幸福,让自己变得有慈悲、智慧和力量。

  2. 满:都具备。所有的条件都具备,就叫做“暇满”。

  3. 完全具备十八个条件:

    1. 要做成功任何一件事情,要具备很多的条件,缺一个也无法成功。

    2. 八有暇:相对于“八无暇”的逆境而言,有时间、有机会修持佛法的八种条件。

    3. 十圆满:要修持佛法,需要具备五种内在的条件和五种外在的条件。

每座的修持步骤

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修持窍诀。念一个佛号、念一个六字真言,都应该按这样的修持窍诀。这是我们大圆满上师一个一个传下来的修持的方法。希望我们光知道不行,不能停留在一个知识面,而是要去做。做这些事情,为了你的生活、为了你的家庭、为了你的工作、为了成佛,为了一切的一切。

每个月闭一次关,修一天八关斋戒。你每个月静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很多的问题,发现了以后才会去对治。如果一直没发现,你就越陷越深,最后就全都爆发了。

所以,这些修持,本质上是为了我们了脱生死,但是更直接的是生活中的这些。

前行(入座)

  1. 晨起观(一天一次)

  2. 调整身语意

    1. 毗卢七支座法

    2. 九节佛风

    3. 语加持(一天一次)

    4. 发菩提心、五种圆满

    5. 祈请呼唤上师三遍,观想上师在自己头顶上,上师化为红光,融入自己,与自己无二无别。自己不追随过去的分别念,不迎接未来的分别念,不安住在当下的念头,在这样的一个境界中,禅定。

正行(座间)

  1. 念诵《能显遍智妙道》仪轨,念到主题处停下。

  2. 念诵《普贤上师言教》中,关于这个主题开篇的四句祈祷文。

  3. 反复思维观修的主题。(三分之二的时间)

  4. 修持念皈依偈颂、磕大头;或者念发心偈颂。(三分之一的时间)

  5. 念诵《普贤上师言教》中,关于这个主题结束的四句祈祷文。

  6. 正行标准时间是三小时(思维的时间,最少三十分钟)

结行(出座)

  1. 接着前面《能显遍智妙道》仪轨,把剩下的仪轨念完。

思考题

  1. 共同前行的内容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1. 什么是“共同”?什么是“不共同”?(三士道的见、修、行、果来分析)

    2. 共同前行的目的和作用?你认为什么叫“转心向法”?(自然而然地正确的出离心)

    3. 学了《佛子行》以后,你认为哪些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错误的?现在有了哪些改变?(做人的标准改变)

  2. 认出暇满难得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三个核心提示)

    1. 什么是“暇”?什么是“满”?

    2. 闲下来干什么?圆满了做什么的条件?

    3. “暇满人身”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工具”,你如何理解?(如意宝一般,好好利用不要舍不得用)

    4. 《佛子行》学过“十八暇满”,请略微复习一下。

  3. 要清晰认识暇满人身应从哪几个步骤进行思维?

    1. 与后面念咒、观想,共同外前行的修持方法有哪些不同?

    2. 每个主题的思维天数如何安排?

  4. 理解八有暇为什么要从八无暇处思维?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珍惜;转心向法的效果,不懈怠)

    1. 验相有哪些?

  5. 简要描述座上实修三段式的内容。(结合三殊胜、前行、正行(三分之二的时间思维,三分之一的时间顶礼)、结行)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