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精要悦耳宝藏论 —— 直断(密)

  1. 宣说寂止(剖析调伏妄念)

    1. 声闻静虑修法 —— 不住而住:散乱、粗大的妄念

      1. 身要:

        身要七支座法:功德非常大

        方便七支座法:着重于强制性 —— 刚刚进入修行的时候,心比较散乱,需要依靠方便七支座法强制性把心静下来

        解脱七支座法:着重于自然性 —— 逐渐进入入定的时候,这时候尽量自然一些

      2. 意要:

        1. 修行静止方法

          1. 有相止:有所缘的对境,把心寂止下来。(依止所缘修,就能逐渐进入无缘修)

            1. 依不净木块石子而静止

              1. 进入正行:

                如是思维:愿充满虚空之界有情父母,当证一切种智大觉果位,是故,欲于坐垫之上证得大觉之果位,而修行圣道捷径金刚乘法义。

                如是观想,并一心祈祷

                双目直视很细的木块或石子(细境:木块石子)

                心不散乱专注于所缘之实有的粗境而寂止(粗境:山河大地)

                此时,强制定心,或过度松弛,皆为过失

                故应短时而多次入座,并且平常在行住坐卧当中融合到一起修行

              2. 观明点:

                若现前欲睡,于眉间之上方,一米的距离,观一个白色明点(圆点),但眼睛保持直视不往上看,心里想着上方有个白色明点即可

                若散乱掉举,在自己下方观想一个黄色的明点,但眼睛保持直视不往下看,心里想着下方有个黄色明点即可

                自然安住时,观想心间有一个蓝色豆大的蓝色明点

                误区:观想的皈依境不要变换,虽然刚刚换的时候,由于新鲜感,会觉得感觉很好,但慢慢会觉得更加累

            2. 依清净佛像而静止:

              1. 身:

                “凡作净观佛像者,诸佛即现自前也”,一切三世慈悲加持,皆有众生心念而得,若生净信者,诸佛即于彼前真实而住

                故在自己的对面观想释迦牟尼佛,一心不散乱,把心安住于释迦牟尼佛的心间“万”字而安住

                若昏沉,观眉间白毫与顶髻而安住

                若掉举,观宝座与加趺坐而修止

                倘若不能安住,则应由佛像,或由下至上(如,先观一个法座,再观加趺坐,再慢慢往上观,直到顶髻),或由上至下,次第而观,而修止

              2. 文字:

                观心间八瓣莲花蕊垫上,有一个白色的“阿”字,如珍珠明点般,而修止

              3. 标志:

                在自己的心间,观金刚杵等五方佛的标志

                中央毗卢遮那佛的标志是一个白色的法轮

                东方不动佛的标志 —— 蓝色的五股金刚杵

                南方宝生佛的标志 —— 黄色的摩尼宝外面起红色的火焰

                西方阿弥陀佛的标志 —— 红色的八瓣莲花

                北方不空成就佛的标志 —— 绿色十字型金刚杵

            3. 以调气而持心修法:

              1. 气识无别为心:

                飘动一切识的力量,为气

                认识到一切自相的念,为识(不断变化的知道:知道杯子,知道水,知道瓶子,知道为“识”,推动不断变化为“气”)

                气和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心”

                应该要认识所现一切分别念,且不顺行,而安住于瞬时解脱之中修止,如是反复交替行止。先要认识到起现的妄念,且不跟随它而飘动,妄念生起来的时候,自然安住,又妄念生起来的时候,自然安住,如是修学,也可以逐渐赤裸心的本性。这种修法,在修定的时候,称之为一种修持的方法,但毕竟这与妄念起现的规律没有差异,故不能把这种心平静的状态当作是解脱。(剖析调伏妄念:因为一心只能一用是我们心的规律。由于我们掌握这个规律的缘故,所以当内心随顺贪嗔痴烦恼飘动的时候,就把这个心收回来而重新转变到善念之中,此时前面的恶念自然消失。这就是剖析调伏妄念的真正意义,也是它的要诀。)

              2. 宝瓶气修法:由于调伏气和识,妄念会越来越少,能逐渐进入出世间胜观

                圆满次第的前提是“气自在”,如能在天上飞,能在水上走,要达到“气自在”就要修宝瓶气

                身毗卢七支座法,排出三节佛风,将气压于肚脐之上,上气下压,上面宽敞,下气上提堵上,中气要鼓起来,如宝瓶一般。最终气在肚脐之下,四指之内。

                像拉弓一样吸:少吸一点气;

                像宝瓶一样满:把气压在肚脐之中,如宝瓶的形状;

                像打结一样紧:能压多长时间就压多长时间;

                像放箭一样出:使尽吐出来。

              3. 三字无声金刚诵:三字代表三金刚,能获得一切本尊的共与不共之悉地

                吸气的时候在观想一个白色的“嗡”字

                持气的时候在肚脐观想一个红色的“啊”字

                出气的时候在观想一个蓝色的“吽”字

                原理:识,好比是一个没有脚的人,气,好比是一个没有眼睛的马。单独的时候不起作用,但二者一旦结合,就开始造业。如果能控制“气”,那么调气的同时,识也被控制住了。若能在每天日常呼吸的同时,如是观想,功德不可思议。

          2. 无相止:

            1. 紧修:身做毗卢七支座法,目视前方,心无所缘,明了而紧修,仅仅专注在明了上面。

              1. 紧修:不是第六意识专注于“明了”上面,前面有个所缘的对境,再逐渐进入相对没有所缘的一种状态之中,身体和心都稍微偏重于紧,如果过于紧,就稍微放松一点,自然一点。

              2. 这种“紧修”,身体和意识还是稍微有一点点作意,但是与前面有相止比起来,是更加自然的一种状态。

              3. 如果缺乏这种“紧修”,无相定容易落入迷惑无相定之中,而非清明无相定。

            2. 松修:身做毗卢七支座法,目视下方,心无所缘,松缓而住。

              1. 虽然没有所缘的对境,但也没有完全堕入迷惑无相定之中,这时候可以松缓一点,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清明无相定。

              2. 若要是身体很累的时候,可以松缓而安住,心无所缘,能断绝一切分别心。

              3. 如果没有所缘的对境,开始渐渐落入迷惑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行“紧修”,当慢慢呈现一些清明的时候,就要开始“松缓”。

            3. 紧松交修:身做毗卢七支座法,目视左右上下,并以有时紧修,有时松修,如前交替而修止。(开始进入“粗直视调伏妄念”)

              1. 此时观察能紧、能松、能交替修持的修行者为谁?

              2. 若是心的话,这个心是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形状?

              3. 如果心是无形无象,那这个心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有的话,它是怎么个“有”的?没有的话,它是怎么个“没有”的?

              4. 妄念生起的时候,它是如何造作的?妄念生起的时候,它如何造业?它在想什么?做什么?是谁在想?谁在做?

              5. 如是观修,就犹如调驯一匹野马一样

        2. 如何获得三摩地:

          1. 自心若从散乱中解脱,如获安住,即能寂止。并于清明中如是安住,均不动摇。如欲睡、沉睡、昏睡等垢,也不会束缚,而得安乐。“没有丝毫之摇动,在清明状态当中,犹如麻油灯一样”,不是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而是时时都在这一个状态当中,超出昼夜,而恒时修持,时时保住这样的见解。(世间)寂止的自性为清明,这种清明状态当中,即能显出乐、明、无念等觉受。

            1. 这里的“解脱”、“寂止”都是世间的禅定,并不是胜观配合的四大解脱之禅定。

            2. “清明”指的是,既能明了一切,又没有耽着和分别心,既能看得见,又能明了一切。“执(耽)着”就是说,有能所二取,有所看的境和能起的念。“了知”之外,还有一个“执着”吗?这个“执着“怎么树立?遮止五根,为第八识;五根起作用,但没有认识“这个是什么”,这属于五根识。都属于世间的禅定。出世间的禅定,是既能看得到,又能知道。如果你认为你的禅定很高,你可以测试一下,在安住的情况下切菜、工作。如果不能,这就充分的说明我们的禅定偏向于无念。第六识的规律是一心一用,一次知道一个;而出世间的禅定,是多用的,是遍知的。

            3. 第六识——意念,乃承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方便:依靠第六识,在空性当中,来提取明分,这样获得明空不二。

            4. “觉受”并不了义,是因为它只是一个过程,但是随着见解增上,觉受会产生。觉受,必然混杂着思维,并不纯净,若对觉受产生执着,则成为堕入欲界之因。若不执着,则能很快提升见解。觉受还是依靠与感受上,只要是有“感”,就一定是有一个细微的“念”,阻碍修行进步、见解增上的,就是这个“念”。

              1. 乐:身心轻安,非常轻松,内心非常快乐,这种快乐仔细寻找,好像也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对境。快乐的程度,高于一切世间人的快乐。

              2. 明:一种很明、很清明的状态之中,什么都知道,甚至会有一定的他心通。

              3. 无念:通常情况,需要一定的思维或观想,认识一切即为虚幻。但是,这种觉受的感觉非常强烈的时候,就会觉得看见什么都觉得是虚幻的,甚至会觉得,好像这堵墙都挡不住我的身体。

          2. “乐、明、无念”三种觉受:(讲这些觉受的时候,不要仅仅树立在第六识之上,因为这些觉受已经是修学禅定,到达一定的境界的时候了。)

            1. 没有耽着的时候,乃“无念”。

            2. 五根显现一切外境的时候,为“明”:就是,刚刚“知道”这些境的时候。

            3. 无有妄心之苦的时候,为“乐”。

        3. 认识歧途而做舍离:

          1. 若遮止昏沉,分别于造作,安住于一切为“空”之念中修行,均成无明之伴,来世投生于旁生或非想天之界。

            1. 平时在修的过程中,仅仅靠强制性压制昏沉、掉举,或压制分别念,(比如,拿针刺自己、拿冷水浇自己,这些都属于“强制”)

            2. 切记,我们调伏内心,确实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心”它看不见摸不着,既不能被我们自己的力气去解决,也没有办法靠客体方法去消尽这个烦恼,只能按照传承祖师的传讲的调心的方便法进行调伏。

            3. 如果只是强行调伏,自己昏沉,强行压制昏沉,自己掉举,强行压制掉举,即使当时能安住在“空性”之中,但无论怎样修行,这些都将成为无明之伴侣,你仍旧处于迷乱、迷惑的状态之中。无论这样的禅定能达到什么样的一种理想的状态,来世还是只能投生到旁生和非想天之中。

          2. 切莫以妄念多少来界定禅定的高低。萨迦班智达说“很多愚钝者(什么都不懂的人),修学禅定,很多堕入旁生道”。华智仁波切说“能知修行却不知妙解脱,岂不犹如禅天定?” 若贪执“乐、明、无念”,则成堕入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轮回之因。无垢光尊者说“寂止虽强,但仍是上界(色界、无色界)”。

            1. 所以我们平时修学,不要仅仅停留在一个安住分的世间禅定之中。

          3. 故一定要断绝“贪执安乐”。

            1. 在“乐、明、无念”产生的时候,一定要断除执着。悉地和障碍,只有一线之隔。

            2. 不是每个人都会呈现三个。有的人只有一个,有的人有两个。

    2. 菩萨静虑修法 —— 依住而稳定:住很长一段时间

      1. 身做加趺,无有动摇,双手定印

      2. 语断言谈(言语都带着贪嗔痴,话特别多,会让烦恼在心相续中飘动)

      3. 意自然安住:

        1. 六根如何显现外境,意于其上,自然安住。

          1. 比如说,你知道这是一条鱼,在知道这是一条鱼的“明了”之上自然安住。自然安住,指的是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在不紧不松、不昏沉也不掉举、不在外也不在内,称之为“自然”。

      4. 并且,观安住者之外,还有无它法?如是观察,则能知道“一切万法皆为心造”。

        1. 也就是说,“能安住”者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法。

        2. 一切万法皆为心造,我们在调伏内心的同时,就能调伏一切万法。

        3. “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 华智仁波切《屠夫真言》

    3. 愤怒静虑修法 —— 依定而解脱:

      1. 双足愤怒立势(如金刚手菩萨那样的姿势),手结契克印(大拇指放内或放外都可以),目怒视虚空,口中念诵“哈哈”,(佛母)“呵呵”,(佛父佛母双运)“吽吽”,“呸呸”,心自然安住

      2. 根本十四条誓言第七条,这属于密法的一个姿势,不能让人起邪见。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如是造作,不仅没有功德,反而有很大的过失。

      3. 功德:

        1. 目怒视虚空,能断绝一切分别念

        2. 愤怒尊、愤怒母及愤怒父母双运的姿势,可以断绝昏沉和掉举

        3. 心自然安住,能够证得心之自性

      4. 嘎德水晶管脉:中脉里面还有一个脉

        1. 三恶趣众生的脉是倒立的

        2. 善趣众生的脉是横置到

        3. 菩萨的脉是向上

        4. 成佛就打开了

  2. 宣说胜观

    1. 前行:证得止观双运之修法

      1. 立断妄念

        1. 观我在何处

        2. 何为身语意

        3. 观身语意中谁为主

          1. 无论是做善还是做恶,谁为主?当然是心为主。

      2. 观心之本体

        1. 观身语意三门,是一还是多:

          1. 若要是一,那么,因为身、语有形状和颜色,那么心也应该有形状和颜色;反之,因为心是无形无相的,那么身、语也应该是无行无相。

          2. 若要是多,那么,身、语、意三者就有三个“我”。

      3. 觅心之生住灭

        1. 觅心(粗直视调伏妄念)

          1. 所谓一刹那能听得见、能知道一切、能显之心,眼前所看得到的山河大地,心从哪里来?

          2. 观一切万物本性为空性:

            1. 如果心在山河大地外境上,我们把山河大地用无分微尘来观察,心到底从哪里来?显宗通过无分微尘来观察外境山河大地,如是观想,最终得到一个空性的结论,很难做到明空双运。

            2. 密宗观缘起性空,观山河大地,它从哪里来,究竟到哪里去?这样观想的目的就是,不诽谤现前所能看得见的相,但是知道山河大地没有地方来,也没有地方去,现前所能看得见的境相如同梦一般虚幻,由于知道它是虚幻的,所以就用不着再去诽谤这个“相”不存在,如《心经》所说“色即是空”,而不需要说“色不存在”。

          3. 于是,为了达到密宗观缘起性空,应从两个角度观察:

            1. 我们观察这个“心”,它是否从外境而来?如果是从外境而来,比如,从山而来,那么离开这座山,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再起“心”了呢?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到一座山,可以起“心”,看到一座房子,又可以起“心”。这就说明,“心”并不是从外境(山)而来。

            2. 我们观察这个“心”:它是否从内而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用无分刹那去分析,它从哪里来?“心”究竟从何处而生?也可以观察“心”是否在自己的肉、血、骨骼上而生?比如,我们平时头痛,就感觉“心”一直在头痛的那个地方,有时候脚痛有感觉“心”好像在脚上一般,那么“心”到底在身体的哪个地方?如果在脚上,但是我们看到有些没有脚的残疾人,他们内心的烦恼一样深重,这就充分说明,“心”并不在脚上。“心”到底在哪里?需要细致去观待,最终能了知心的本性。

            3. 再观察这个“心”,(生以后)中间再寻找,“心”现在住在哪个地方?如果是在身体内,那么就应观察身体的支分,直至微尘。观察心到底住于什么地方。

            4. 再观察这个“心”,(住以后)最后再寻找,“心”到底有没有一个“去处”?“心”起现的规律是:妄念生起,然后对这个妄念执着,执着妄念时间的长短,就是这个妄念的长短,但是无论如何,这个妄念终归会消尽,妄念消失的时候,它有一个“去”的地方吗?如果有“去”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外境的山河大地,还是自身内在的肉、血、骨当中?如是观想,最终能认识心之自性。

          4. 修觅心法的时机:当妄念粗大的时候,可以使用觅心法。但是,与前面所宣讲的“剖析调伏妄念”一样,同样也可用于调伏粗大妄念。其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与“见解”。

            1. 若修行者的见解没有达到,还是应该以前面“剖析调伏妄念”为好,因为通过观想皈依境、念诵心咒,可以遣除众多的违缘。相反,若修行者不具备禅定,如是观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内心当中是否能产生深刻的感受,还是很难说。

            2. 若修行者的见解能够认识到一切皆为空性,那么觅心法就能够断绝实质性的概念

            3. 故无垢光尊者说:“自心与法不能融合,则无法调伏烦恼怨敌”。法与根基相应,非常重要。

          5. 有人会说“我们经过闻思中观的一些见解,我们已经了知心是空性的,我们还需要观察吗?”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好的事情,你的内心会极端到高兴,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内心会极端的痛苦,这就充分的说明了,你目前“觅心法”的修行还只是走个过场。

          6. 昌根阿瑞仁波切说:“觅心法的力量,要时时纳入心相续之中。”

            1. 觅心法的力量:指的就是面对现实生活当中,不需要再起心动念去观察“这是虚幻的”,而是一遇到境界的当下,就知道“一切皆为虚幻”。

            2. 比如说,一个老年人,有痴呆症。在这位老人面前,无论有多少个小孩子跳来跳去,老年人由于已经得了痴呆症,于是,不需要再起一个“念”,让自己不去理睬这些小孩子,而是,这个老人他本身就是这样呆呆的,你怎么也影响不了他。

            3. 如果还需要观待,则说明,觅心法并没有时时纳入心相续之中。

        2. 观心是一还是多

          1. 观“所觅之心”与“能觅之心”二者,是一还是二。

            1. 比如,我们之前观心从哪里来,住在何处,又到哪里去?这是谁在观“心”,当然还是“心”在观“心”。

            2. 然后,这两个心,是一还是二?

              1. 如果是二,那么就说明,一个心成佛,另一个心还在轮回中漂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往昔历代高僧大德说“所谓的八识,就是一座房子里面有一团火,但是透过八个不同的窗子去看这团火,似乎觉得有八个火在房子里一样”,但实际上只有一团火。应如是去理解。

              2. 这样理解的功德在于,我们一旦调伏了一个心,就调伏了一切法。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但这并不是否定一切法)

              3. 如果是一,那么就无法显现出“好坏”、“贤劣”等各式各样的念头,因为是一个,所以,一旦我起善念,那么就永远只有这一个善念,绝不可能再生出第二个恶念来。

              4. 故而认识到,“心”的本性是空性,尽管可以呈现各种各样的境相,如同在梦中一般,本质是空性,因此一切境相之显现也自然皆是虚幻。

        3. 观心的形象与颜色

          1. 若能观的心是有,

            1. 那么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2. 若依然觉得有,那么,你自己能看得见心吗?他人能看得见心吗?

            3. 我们明知心是无形无相的,但是还是觉得我们好像有这个“心”,这就是一份执着。

          2. 若要是没有,那么修行之心,和了知之对境心,又是从哪里来的?

        4. 观乐、明、无念之觉受

        5. 观生与住

    2. 正行:

    3. 结行:

教言:

密法的特点“万法摄一”:

见解不迷惑

修行方便多

行为无辛劳

根基为上等

修持密法需要四个要素:

传承清净具普遍之信心

认识智慧

通达方便

善巧运用

闻思所知功德虽具无量,但自心与法不相融合,则无法调顺烦恼怨敌。—— 无垢光尊者《精要明镜》

意思是,如果粗大烦恼生起,见解不够,需要有相定来调伏,但硬要高攀无相定、直视调伏妄念等,则无法起到调伏烦恼的作用。

教法乘次无量,入乘之门众多,演说之词聚亦广大,然若未能修持真实义之精华,胸中虽持十万之多法函,临终之时亦难获真实利益。 —— 无垢光尊者《精要明镜》

意思是,如果不能万法摄一,不能透过各种方便法而把握住修持的根本精要,则无法修持一个圆满的法,而无法获得真实利益。

能知修行不知妙解脱,岂不犹如禅天定。 —— 无垢光尊者

仅仅知道把心安住在平静的状态中,而不知道解脱的理趣,这种修法与修学世间禅定没有丝毫的区别。当然,初次修学,修止和修世间禅定没有本质的区别,一开始,可以如是行持。

持风:尚需了知,风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呼吸急促易引动妄念,故尽可能学会缓慢自然地呼吸。心念粗大时,任凭如何持风,呼吸均难细缓,此时应当以调心为主,通过念诵心咒、观想皈依境而止息粗大妄念;心念细微时,呼吸自然缓慢深长,甚至可以自然停止。若能断绝业风飘动,极易赤裸觉性。当禅定中产生稍许身体不适,或起现较细微的昏沉、掉举时,可以深吸一口气,然后“哈”出,暂停呼吸片刻。当憋气感觉稍有劳累时,再自然地以口轻缓呼吸。以此方便可以控制业气,风马止步则心识无法擅动,自然趋入平静之状态,业气逐渐止息于心宝觉性。

有人问“如果座下时时观想一切即为虚妄,这样会不会堕入色界、无色界天?”。一方面,单纯靠这样的空性,仅仅靠座下这样观想,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座上运用很多的方便道,不让自己仅仅堕入无念的状态之中,再配合座下的观想来辅助护持,这样的情况,能断下“一切为实质性”的概念,能调伏平常的一些炽盛烦恼。这样就不会堕入色界、无色界。

有些人越学佛越执着。我们往昔没有学佛的时候,如果做了一个不好的梦,我们最多只会第二天早上觉得“昨晚上的梦好气人”,但绝对不会当真。但现前我们学佛了,反而对这些更加敏感,更加当真,更加执着。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我们对佛法并不了解,我们学佛了以后反而比庸俗的世间人更加庸俗(迷信)。我们只是表面上做一个修行人的形象,“法不以证法而行持,反而成为堕入恶趣之因”,“自心与法不能融合,仅具道貌之相,则无实义可谈”,说的就是这个。

Last updated